如何解析私募基金违法违规案例?
1、法律规定200人上限规则,具体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基金法等法律,以及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部门规章中:
(1)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十条:公开发行证券,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并依法报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核准;未经依法核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公开发行证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公开发行:
①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的;
②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超过二百人的;
③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发行行为
(2)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第八十七条:非公开募集基金应当向合格投资者募集,合格投资者累计不得超过二百人
(3)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一条:私募基金应当向合格投资者募集,单只私募基金的投资者人数累计不得超过证券投资基金法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等法律规定的特定数量投资者转让基金份额的,受让人应当为合格投资者且基金份额受让后投资者人数应当符合前款规定
(4)2016年5月版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落实资产管理业务八条底线禁止行为细则(修订版征求意见稿)体现了中国基金业协会对私募投资者人数问题的最新自律管理要求,该新版细则第四条第(五)项规定:向非合格投资者销售资产管理计划,或者投资者人数累积超过200人,若同一资产管理人的多个同类型资产管理计划的投资标的完全相同,应合并计算投资者人数
2、穿透核查
上述若同一资产管理人的多个同类型资产管理计划的投资标的完全相同,应合并计算投资者人数的规定,实际上是对资产管理计划私募基金的穿透核查要求,即在特定情形下,不再将资产管理计划私募基金视为一个单一主体,而将其穿透合并计算投资者人数
但是,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依法设立并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投资计划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等主体投资资产管理计划的,不再穿透核查最终投资者是否为合格投资者和合并计算投资者人数
3、案例启示
如何理解和准确适用若同一资产管理人的多个同类型资产管理计划的投资标的完全相同,应合并计算投资者人数这一规定,即是否应合并计算投资者人数,应以投资标的是否完全相同作为首要标准,并兼顾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进行研判
以上就是私募基金违法违规案例之一,除了有人数上的违法违规之外,私募基金还常出现私募基金管理人挪用资产、资金池业务违规等违法违规的操作。私募基金的违法违规不仅管理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还会危害到投资者的利益,实为不可取。更多法律知识您可以登入网站咨询相关的律师。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开发商跑路,业主该怎么维权?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全国各地都掀起了建房高潮,然而不少开发商因为资金链断裂以及妄图集资诈骗等原因,往往房产还未竣工就停止建设、携款潜逃......
·个人消费贷款种类有哪些
个人消费贷款种类有哪些?现在不仅有商业贷款还有个人消费贷款,可能很多人对个人消费贷款不是很熟悉,其实个人消费贷款很简单,它就像信用卡一样主要......
·哪些行为会构成诽谤罪 诽谤罪如何认定
事实与传言总是有差距的,传言很多都是有人刻意为之,捏造事实,蓄意传播,贬损他人名誉,此时将构成诽谤罪,那诽谤罪如何认定?换而言之,哪些行为会构......
·一、交通事故中的交通费赔偿标准是多少?
一、交通事故中的交通费赔偿标准是多少?交通事故中的交通费赔偿标准没有统一规定。交通费赔偿标准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
·被判拘役有犯罪案底吗2023
被判拘役有犯罪案底吗拘役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五种主刑中一种主刑,是由人民法院判决,公安机关就近执行的,短期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强制劳动改造......
·刑法第193条贷款诈骗应该怎么处罚
法律依据:根据《刑法》第193条的规定【贷款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
·单位注销要代通知金吗?
单位注销要代通知金吗?根据《劳动法》规定合同期内,如果您没有违反法律或公司规章制度,公司也不是合法裁员,那么公司单方解除合同是违法的,应要......
·向法院起诉离婚的流程是怎样的
夫妻中的任何一方都是有权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的,并不是很多人认为的只要是过错的一方就不可以起诉离婚。而现实中,无论是协议离婚还是诉讼离婚,这都......
·承诺入职后反悔要承担什么责任
求职者承诺入职后又拒绝按期订立劳动合同的行为既构成对本约合同的缔约过失,又构成对预约合同的违约。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诉讼请求确定案由。......
·提起民事诉讼在哪里提,有哪些规定
应该去哪里提起民事诉讼1、去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立案庭立案登记,向法院起诉一般是原告就被告的原则,向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被告住所地与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