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责任方不垫付怎么办
凡是在交通事故中承担全责的一方,经交警对责任的认定初步,或是已经作出了认定后,就应该有义务作行为无责方垫付部分费用,以利于事故的善后处理。尤其是对于造成了人身伤害的事故,作为交强险的一万元的医疗费用,只要是责任方提出要求,保险公司都是会同意,在大多数案子中垫付前期的费用的。
一般来说有两种情况:
1、定损金额在2000元以内,属于快速理赔范围之内,如果责任方负责定损的保险公司理赔员不需要对方提供维修车辆后所开具的修车发票就可以给予赔款的。那么责任方就可以把维修车辆的费用直接交给受损车辆的驾驶员。
2、维修车辆费用如果超出2000元的范围,如果数额巨大的话,责任方也有责任垫付维修费。通常是受损车辆在指定的地点进行维修。待车辆修好后,提走车辆时把修车费用直接交给维修车辆的4S店就可以了!保险公司理赔员在电脑里成功接收到4S店的反馈,确认修理完毕,就会把维修车辆的垫付费用直接存入之前留给保险公司理赔员的(预留银行卡)。
全责方不愿意先行垫付费用的情况,可能会是有三种情况:
一是,本身可能就是没有保险,或是仅有交强险,由于事故的后果,较为严重,赔偿能力有限;或是根本就无法承担赔偿责任。
二是,害怕受害方漫天要价,采取推辞,消极地对待善后事宜;
三是,在事故中可能自己也受到了伤害,或是因自己先违法,后肇事,而致使保险公司拒赔,等等。
通常在实际中,作为受害者只能是通过交警队的主办警官出面,为你作出协调,责令加害方积极面对事故的善后,并为之为你垫付费用。不过,为让自己的损害程度降到最小,如果自己在经济方面不存在问题,也可以自己先行垫付费用,积极治疗和及时维修车辆,为早日结案创造条件。毕竟通过公了的交通事故的案子,对方是无法逃避赔偿责任的。最终,你还能保持着起诉对方的正当权利,通过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不必为此而担忧。
通过以上的介绍,读者们想必对交通事故的责任有了一定的了解,无论是作为受害方还是作为责任方,只要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做好自己应做的事,及时将事实告知交警和保险公司,具体的认定便可交由他们完成,交通事故责任方不垫付问题也可及时解决。但是,读者若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应向专业的法律机构咨询。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公安机关处理交通事故的职责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在城市道路中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报警并维持现场,并通知保险公司。交通部门是处理交通事故的主要职能部门,那么公安机关......
·哪些债务属于夫妻一方债务
哪些债务属于夫妻一方债务夫妻虽为婚姻共同体的共同主人,他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某些方面甚至密不可分,但是夫妻作为人格独立的个体,他们仍可......
·刑事案件申诉条件有哪些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进行刑事申诉的必须是爱刑罚执行完毕后的两年后提出,但有特殊情况的话则例外。同时,能够提起刑事申诉的只能是原案当事人及其法......
·医疗过错立案材料有哪些
医疗过错立案材料有哪些一、医疗过错立案的相关法律法规《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规定: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一)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
·一、打交通事故赔偿的律师费怎么收取?
一、打交通事故赔偿的律师费怎么收取?每个律师收费标准都是不一样的。律师收费有方式主要有两种,1、普通代理,一般在签订委托代理合同时收取,律......
·合同价格的履行原则有哪些
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在合同约定的交付期限内政府价格调整时,按照交付时的价格计价。逾期交付标的物的,遇价格上涨时,按照原价格执行;价......
·民事案件一审终审有哪些情况
民事案件一审终审有哪些情况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以下案件实行一审终审:1、选民资格案件;2、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案件;3、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
·申请成为监护人的方式是什么?
申请成为监护人的方式是什么我国《民法通则》第17条“第十七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一)配偶;......
·交通事故追尾的误工费怎么计算
交通事故追尾的误工费怎么计算在追尾的交通事故中,能够证明伤者是具备工作能力的,可以获得误工费的赔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
·城里的房屋拆迁不给货币补偿只给安置房,合法吗?
一、城里的房屋拆迁不给货币补偿只给安置房,合法吗? 房屋拆迁只有安置房不给货币补偿是不合法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规定,被拆迁人有权......
·赡养费的计算标准是怎样的
赡养费的计算标准是怎样的根据《民法典》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构成上述关系的赡养、抚养义务人,应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