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权消灭的有哪些情形?
我国《合同法》第55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权事由后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该条规定了撤销权消灭的两个事由,即除斥期间的经过和权利人放弃撤销权。
二、撤销权的行使期限有哪些?
撤销权的行使是为了撤销债务人与第三人的行为,在行为撤销前,该行为已发生法律效力,并在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形成一种财产状况和交易秩序,但是撤销权又使之处于一种随时有可能被撤销的不稳定状况,不利于巩固现存的财产关系,不利于维护债务人与第三人的交易安全,若债权人长期不行使撤销权,始终对第三人与债务人是个威胁、制约,权利是要积极行使的,消极对待权利于已于他人均不利。为了督促债权人及时行使撤销权,保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现存财产关系和交易安全的需要,合同法对撤销权的行使期限作了明确规定:“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权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合同法第七十五条)这个期间的性质是除斥期间而非诉讼时效。逾期则权利消灭,不适用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或延长的情形。对于撤销事由,债权人基于一些特定的事实,可能知道或应当知道,也可能确实不知道,针对这两种情形,合同法规定了两种撤销权的行驶期间,即一般期间一年,最长期限五年。
1、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时,其行使撤销权的期限为一年,即自撤销事由为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时起,一年内债权人不行使撤销权,该权利消灭。
2、债权人确实不知道撤销事由时,自撤销事由即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最长五年为撤销权存续期间,逾期撤销权消灭。
3、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即撤销事由的发生到债权人知道该撤销事由或应当知道该撤销事由必有一个时间期间,若该期间超过五年,债权人知道了撤销事由,也不具有撤销权了。
综上所述,关于撤销权消灭的有哪些情形这个问题,其实主要是包括当事人主动放弃撤销权和超过撤销权的行使的期限这两种情形。另外,在进行计算撤销权的行使的期限的时候,我们一般是按照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开始,一年之内是有效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购房付款方式具体有几种
在现实中生活中,有不少购房者不太注重选择付款方式,多半选择听从开发商建议的付款方式,最后在付款时,才发现开发商为自己推荐的付款方式对自己很不......
·我国关于怎么申请医疗事故鉴定
我国关于怎么申请医疗事故鉴定一、医疗事故鉴定定义医疗事故鉴定,是指由医学会组织有关临床医学专家和法医学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运用医学、法医学等科......
·侵犯著作权怎么处罚
侵犯著作权怎么处罚我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侵犯著作权罪是以违法所得数额或者情节来量刑的。只有违法所得达到一定的数额,或者情节具有一定......
·一、交通事故后提车交押金规定是什么?
一、交通事故后提车交押金规定是什么?交通事故后提车交押金规定是在交通事故发生之后,提车需要缴纳押金,交通事故提车押金标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
·民法总则监护规定是什么?
民法总则监护规定是什么?精神病人和未成年人都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在自身合法权益、人身财产权益上没有足够自我保护的......
·质押合同是要式合同吗?
质押合同是要式合同吗?一、什么是质押合同质押合同是质权人(通常是债权人)与出质人(既可以是债务人,也可以是第三人)签订的担保性质的合同。出质人......
·一、离婚起诉书?
一、离婚起诉书有哪些注意事项1、起诉书是引起诉讼程序的最基本的法律文书,起诉书的书写需要按照一定的格式书写,同时要在事实及理由部分将结婚的时间......
·再婚后抚养费应该怎么计算
再婚后抚养费应该怎么计算1、新配偶支付不支付是另外一回事。那个抚养费跟新配偶没关系。以前双方约定的抚养费应该继续支付,至少要到子女年满十八周......
·天津高温费是如何规定的?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科教文化事业也得到了发展,人们的切身权益得到了更好的保障,近年来,我国强制要求企业给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职工发放高温补......
·一、交通事故未住院在家休养有无误工费?
一、交通事故未住院在家休养有无误工费?如果有医院证明需要在家休养的就有误工费,医院要开证明,且写明休息期限。而且,要单位开证明,证明该员工因交......
·在农村没有房产证的房屋能否抵押
在农村没有房产证的房屋能否抵押一、在农村没有房产证的房屋能否抵押?没有房产证的房屋不能抵押,因为不能证明产权归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