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信息公开内容有哪些?
一、行政机关行政机关
对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之一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
(一)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
(二)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
(三)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四)其他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
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
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确定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具体内容,并重点公开下列政府信息:
(一)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及相关政策;
(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
(四)财政预算、决算报告;
(五)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
(六)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的目录、标准及实施情况;
(七)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请行政许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及办理情况;
(八)重大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
(九)扶贫、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情况;
(十)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
(十一)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安全生产、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情况。(第10条)
三、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
重点公开的政府信息还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城乡建设和管理的重大事项;
(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情况;
(三)征收或者征用土地、房屋拆迁及其补偿、补助费用的发放、使用情况;
(四)抢险救灾、优抚、救济、社会捐助等款物的管理、使用和分配情况。
四、乡(镇)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
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确定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具体内容,并重点公开下列政府信息:
(一)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农村工作政策的情况;
(二)财政收支、各类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三)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宅基地使用的审核情况;
(四)征收或者征用土地、房屋拆迁及其补偿、补助费用的发放、使用情况;
(五)乡(镇)的债权债务、筹资筹劳情况;
(六)抢险救灾、优抚、救济、社会捐助等款物的发放情况;
(七)乡镇集体企业及其他乡镇经济实体承包、租赁、拍卖等情况;
(八)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情况。
各级行政机关能最高信息公开的内容也是不一样的,行政级别越高的行政机关披露的信息内容也就越多。基于国家的保密制度为了国家安全,一些信息是不能公开的。如果民众想知道政府没有公开的信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政府机关信息公开,如果是按照规定能公布的信息法院会给予支持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哪些人可以作为代位继承人
哪些人可以作为代位继承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5-26条的规定,被代位继承人的范围主要是被继承......
·我国刑法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的构成要件
我国刑法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的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属于公共安全。犯罪对象是正在使用中的燃气或其他易燃易爆设备。所谓燃气设备,是......
·对他人非法拘禁会判刑吗
一、对他人非法拘禁会判刑吗达到了规定的立案标准之后,认定构成非法拘禁罪的,那么才会对行为人判刑处罚。《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自首后怎么处罚?
您都知道出现交通事故后是有惩罚的,而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后的惩罚更为严重,所以配合警察好好调查才是第一步该做的,但是肇事后逃逸的人却也不少,可要......
·起诉离婚什么时候开庭审理
协议离婚不成选择起诉离婚的不在少数,起诉离婚涉及到了法律程序,需要按照规定的诉讼时间进行开庭审理,但是起诉离婚什么时候开庭审理。对于开庭审理......
·一、试用期内可以随时辞职吗?
一、试用期内可以随时辞职吗?可以,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
·公司分立的法律效果有哪些
公司分立的法律效果有哪些一、公司分立的法律效果有哪些(一)公司的变更、设立和解散在派生分立中,原公司的登记事项发生变化,并产生新的公司人......
·征地拆迁,怎么申请听证?
征地拆迁,怎么申请听证?必须进行书面申请,口头申请无效。依据我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征地拆拆迁的行政处罚不服的,行政机关要告知当事人有听证的权......
·什么是招标和投标的基本原则?
政府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候,对于很多项目,都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建设方。在拿到建设方提供的投标文件后,政府主管部门进行审核,从中选择优质......
·解除租赁合同诉讼时效是多久?
解除租赁合同诉讼时效是多久?《民法通则》第136条第三项规定:延付或拒付租金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合同法》第227条规定:承租方逾期不交房租,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