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房产婚后帮助还贷 离婚有补偿吗?
针对这种情况,夫妻双方离婚时,婚前个人房产也会参与夫妻财产分割。一方婚前个人房产分割,应以共同还贷部分乘以不动产升值率,其中一半即为非产权方应得房产补偿款。
具体的法律规定如下:
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10条有关规定:
1、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
2、依前款规定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产权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产权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原则,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3、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10条规定处理时,应以共同还贷部分乘以不动产升值率计算增值部分。不动产升值率的计算,是用不动产现价格除以不动产成本。
注意:如果双方约定分别财产制,那么婚后还贷的钱款应该按照协议有所区分。
二、婚离了房子怎么过户
一般情况下,离婚后凭法院判决书或者财产分割协议书到房产部门即可办理产权变更手续,但是要求夫妻双方都到场,并要双方同时进行。
贷款未到期的房产过户
所需的材料:
1、凭生效后《离婚协议》(需公证)或法院《仲裁(判决)》中有关房产归属的条款;
2、离婚证;
3、双方身份证;
4、原房屋所有权或抵押权相关证明,即原按结贷款相关手续。
步骤:
1、到房管部门办理权属变更手续;
2、到按揭银行办理按揭权利(义务)人便更手续。
无贷款(贷款已经还清)的房子过户
所需的材料:
1、生效后的《离婚协议》(需公证)或法院《仲裁(判决)》中有关房产归属的条款;
2、离婚证;
3、双方身份证;
4、原房屋所有权证等。
步骤:
到当地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产权转移手续。
针对婚前房产婚后帮助还贷的情况,此时房屋的所有权一般是认定属于付首付的一方,而对于婚后配偶帮助还贷款的,则应以共同还贷部分乘以不动产升值率,其中一半即为非产权方应得房产补偿款。若你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的在线律师。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是否遇到专利侵权,如何规避侵权?
一、是否遇到专利侵权,如何规避侵权?企业是非常容易遇到专利侵权的,想要规避侵权就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保密性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时,......
·夫妻双方共有财产指哪些?
夫妻双方共有财产指哪些?一、夫妻双方共有财产指哪些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1、工资、奖金......
·民法总则不可抗力应该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正式施行,《民法总则》同时废止。因为不可抗力的因素而给对方造成的某些损失,是很有可能不需要承担任何的法律后果的,因而......
·如果工伤鉴定十级赔偿多少
在我国,对于工伤鉴定的等级有着严格的分类,因为工伤肯定是有轻有重,所以鉴定机构会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标准,对劳动者本人进行鉴定级别的分类.一般来......
·在工地死亡能赔多少钱?
在工地死亡能赔多少钱?一、在工地死亡能赔多少钱?在工作死亡,一般属于工伤,可享受《工伤保险条例》三十九条规定的“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
·犯罪嫌疑人在被批捕后能免于起诉吗?
一、犯罪嫌疑人在被批捕后能免于起诉吗?犯罪嫌疑人在被批捕后能免于起诉,不起诉是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后依法做出的处理结果之一,其性质是人民检......
·一、男星醉驾身亡该怎么处理?
一、男星醉驾身亡该怎么处理?男星醉驾身亡也应该以危险驾驶罪来处理。其次,要看造成事故的责任怎么分配,如果是驾车人承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就......
·一般开发商延迟交付分为三种情况:
一般开发商延迟交付分为三种情况:1、催告后在合理期间交付延期交付经催告后开发商在合理期限内交付的,购房者不能要求解除合同,但是可以让开发商......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产品缺陷种类有哪些?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产品缺陷种类有哪些?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虽然人们对于产品安全相关事项注意得非常仔细,但是还是存在着一些产品有非常严重的......
·交通事故赔偿律师收费是多少
交通事故赔偿律师收费是多少1、聘请律师参与交通事故调解收费收费标准为1500~2000元,律师参与交通事故调解次数一般以2次为限。2、聘请律师参与......
·一、劳动合同不得解除情形?
一、劳动合同不得解除情形有哪些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