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从谁发放工资来认定?
一、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从谁发放工资来认定?
事实劳动关系是指无书面合同或无有效书面合同形成的劳动雇佣关系以及口头协议达成的劳动雇佣关系。事实劳动关系的确认需存在雇佣劳动的事实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合法地位,确认了劳动关系不依赖书面合同的存在而存在,扩大了劳动保护范围,对不签定劳动合同的雇主有了更大约束,更多的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二、可以认定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有哪些?
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4、考勤记录;
5、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三、事实劳动关系包括哪几种?
1、没有书面合同形式,通过以口头协议代替书面劳动合同而形成的劳动关系;
2、应签而未签订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后不按规定订立劳动合同而形成的劳动关系;
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以前签订过劳动合同,但是劳动合同到期后用人单位同意劳动者继续在本单位工作却没有与其及时续订劳动合同而形成的事实延续的劳动关系;
4、以其他合同形式代替劳动合同,即在其它合同中规定了劳动者的权力、义务条款,比如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兼并合同中规定了职工的使用、安置和待遇等问题,这就有了作为事实劳动关系存在的依据;
5、劳动合同构成要件或者相关条款缺乏或者违法,事实上成为无效合同,但是双方依照这一合同规定已经建立的劳动关系。
通过对上文的学习了解,我们大体知道了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从谁发放工资来认定这个知识。事实劳动关系的形成往往是由于用人单位违规操作,导致合同无效或者不签署合同。认定双方建立事实劳动关系,可以从工资记录单、考勤记录及其他员工的证言确定。由此可见,单位支付工资是确定事实劳动关系的重要依据。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离婚后小孩抚养权怎么判
离婚后小孩抚养权怎么判最高人民法院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对子女抚养问题,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
·深圳市司法工伤鉴定需要多少费用
其实在当今时代,劳动者的社会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在一定程度上,我国农业、工业和其他各方面的发展,都已经离不开劳动者的存在。因此不管是用人单位......
·医疗事故枝术鉴定?
医疗事故枝术鉴定有哪些?一、医疗事故枝术鉴定有哪些是对发生的医疗事件,通过调査研究,收取物证(包括尸检结果),査阅书证(病历等病案资料),听取......
·1.立即停车
1.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应本着负责任的态度立即停车,并对现场采取保护措施。2.保护现场就是尽量不改变现场在事故发生时的原始状......
·一、形成劳动关系的条件有哪些?
一、形成劳动关系的条件有哪些?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均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
·打架后多久起诉才有效?
一、打架的诉讼期限1、打架该受治安处罚的,过了6个月不再追究。2、打架受伤害的,民事诉讼时效: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离婚时一方了转移财产该怎么做
夫妻在离婚的时候因为会涉及到对共同财产的分割处理,然而有些人为了给自己争取更多的财产,就转移、隐瞒了本该进行分割的夫妻财产,在这样的情况下如......
·《招投标法》2023年最新版的规定是什么?
《招投标法》2023年最新版的规定是什么?《招投标法》最新版的规定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节选)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
·抢劫罪未判刑可以取保候审吗
看具体情况定,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取保候审。条件如下:(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
·会计法适用范围是什么?
会计法适用范围是什么?不管是大型国企,还是广大中小企业,财务部门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门,其中会计工作又是重中之重。一个企业会计工作处理得......
·刑事诉讼法二审不开庭审理的案件有哪些?
我们知道,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如果一审法院对案件进行判决之后当事人对判决结果表示不服的,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经受理之后,该案件进入二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