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牌照遗产能否作为遗产继承?
一、哪些财产及权益可以作为遗产继承?
我国《继承法》第三条以列举式的方法指出了遗产的范围,包括:
(一) 公民的收入;
(二) 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三) 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 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五) 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
(六) 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
(七) 公民的其它合法财产。
二、机动车作为一项财产,法律对于继承机动车有哪些规定?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8条规定,国家对机动车实行登记制度,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受理机动车登记申请后,对机动车进行审查并发放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和行驶证。可见,机动车号牌是一种行政许可,是对机动车合法身份的一种标识和确认。根据《物权法》和《继承法》的相关规定,机动车属于财产,可作为遗产继承。
三、继承机动车需要办理过户手续吗?怎样办理?
根据公安部发布的《机动车登记规定》第18、19条规定,继承是机动车所有权转移的情形之一,已注册登记的机动车所有权因继承而发生转移的,现机动车所有人可以依法申请转移登记。车管所审查相关资料后将收回原有号牌、行驶证,确定新的机动车号牌号码,在机动车登记证书上签注转移事项,重新核发号牌、行驶证和检验合格标志。
四、机动车可以继承,车牌能否继承呢?
目前,全国实行机动车限购城市有北京、上海、广州和贵阳。四个城市的限购方式各有千秋:北京为摇号购车,上海为拍卖购车,广州为一半牌照拍卖、一半牌照摇号,贵阳为分类号牌加摇号方式。不论哪一种限购方式,当地的限购政策都规定了私家车牌照是可以继承的。
车辆是财产,才是遗产,车牌只是一行政许可,不是遗产,也不能继承。但是其因北京市限购政策规定,车牌成了车辆附加值上最大的价值。
车牌是车辆附加的一部分,继承人继承了车辆,也就继承了车牌。若车辆没有报废,继承人可直接将车辆过户给自己;若车辆损毁,但尚未办报废手续,继承人可在继承车辆后将车牌过户,然后再办报废手续,以使车牌发挥最大价值;若继承人继承了该车辆后,就办理了报废手续,该车牌的价值便灭失了。
由上可知,车牌只是车辆的标识,是一种许可,所以在法律上是不能作为遗产继承的,但是机动车可以作为遗产继承,您继承了车辆,也就意味着继承了车辆的车牌,所以车牌遗产以还是可以使用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工业噪声检测标准是什么?
工业噪声检测标准是什么?工业是我国三大产业之一,工业的发展无疑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伴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就比如噪声问题......
·失火罪的最新判刑标准是什么?
失火罪的最新判刑标准是什么?《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罪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
·建筑行业挂靠单位怎么交税
挂靠人一般只缴管理费,不需要亲自缴税。缴税问题全部由被挂靠人自己承担(包含企业所得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中第二条:单位以承包、......
·一、二手房屋买卖合同未过户生效吗?
一、二手房屋买卖合同未过户生效吗?房屋买卖合同未过户不发生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第二百零九条【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效力......
·一、房产遗嘱公证在哪里办?
一、房产遗嘱公证在哪里办?办理遗嘱公证,由遗嘱人住所地或遗嘱行为发生地的公证处受理。办理遗嘱公证,申请人应亲自到公证处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
·一、骨折工伤伤残等级鉴定标准是什么?
一、骨折工伤伤残等级鉴定标准是什么?骨折工伤伤残等级鉴定标准2018是:重度运动运动障碍,功能完全丧失,双膝以上缺失,偏瘫肌力3级,双手部分肌瘫......
·喝酒后在村道上开车会构成危险驾驶罪吗?
首先,以下几种行为可以认定为危险驾驶: 1、驾驶人互相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2、驾驶人醉酒后开车的; 3、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
·部门合并,员工不同意调岗如何处理?
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明确约定员工的工作岗位,而公司因生产经营需要进行部门合并,调整组织架构是公司的自主商业行为,公司撤销员工的岗位系公司主观上......
·2023失业金什么时候发?
一、一般失业金什么时候发一般是在月中或者月尾,在15号左右或者30号左右。首先失业金都是有规定的每个月的特定时间拿,而且一般都是月中或者月末可......
·对于欠钱不还的人怎么办
欠钱不还可以说是很恶心的事情,债权人反而变成了孙子,整体追在欠钱人的屁股后面追债,甚至还有可能出现要不回钱的情况。那么此时对于欠钱不还的人怎......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的内容有哪些?
婚姻关系作为维系家庭的纽带,法律专门对此做了规定,随着生活观念的转变,《民法典》中存在许多需要和现今社会观念相适应的地方,所以今天我们就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