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养孤儿要满足的条件有哪些
一、收养孤儿要满足的条件有哪些
1、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即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且精神正常的成年人;2、年满三十五周岁。但收养孤儿或者残疾儿童可不受此限制。继父母收养继子女也不受此限制。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四十周岁以上;但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不受此限制。3、无子女。但收养孤儿或者残疾儿童可不受此限制。继父母收养继子女也不受此限制。华侨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也可不受此限制。或者虽有一名子女,但该名子女患有精神病等严重疾病,将来无法尽赡养义务的,也可收养一名健康的小孩。4、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如有正当的职业或可靠的经济来源,能够照顾被收养人的生活并可负担其相应的经济开支等
二、哪些情形不受收养条件的限制
特殊条件下的收养是相对于一般条件下的收养而言的。民法典首先规定了一般条件下的收养。民法典在规定了上述一般条件下的收养的基础上,还规定了一些特殊条件下的收养。如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收养孤儿和残疾儿童以及收养继子女等。之所以称他们是特殊条件的收养,是因为他们不受某些一般收养条件的限制。1、关于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收养,《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九条规定,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可以不受下列限制: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相差40周岁以上。被收养人不满14周岁的。2、关于孤儿和残疾儿童的收养,《民法典》第一千一百条规定,收养孤儿、残疾儿童或者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可以不受收养人无子女和收养1名的限制。3、关于继子女的收养,《民法典》第一千一百零三条规定,继父或者继母经继子女的生父母的同意,可以收养继子女,并不受下列限制: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无子女,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年满30周岁。被收养人不满14周岁。收养1名子女的限制。被收养人的几种类型:不满 14 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是收养在丧失父母的孤儿;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才可被收养。需要注意若想要建立合法有效的收养关系,那么此时不仅仅是收养人需要满足规定条件,作为被收养人和送养人也是需要满足条件才行的。当然,此后还要办理收养登记或进行收养公证。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夫妻离婚房屋如何过户?
夫妻离婚在对共同所有的房产进行分割处理了之后,可能就会涉及到过户的问题,因为此时完全有可能房屋是登记在没有获得所有权的一方名下,因此在办理了......
·经济仲裁不服可不可以起诉?
经济仲裁不服可不可以起诉?一、经济仲裁不服可不可以起诉?仲裁以“一裁终局”为原则,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的,不可以上诉。对经济仲裁裁决不服,认......
·根据法律规定承担刑事责任才会坐牢?
根据刑法规定承担刑事责任才会坐牢?根据刑法规定承担刑事责任才会坐牢的,因为如果承担的是行政责任或者是民事责任的话,那么都不需要总要坐牢的这一个......
·民法典打印的遗嘱,签名摁手印就有效吗?
民法典打印的遗嘱,签名摁手印就有效吗?民法典打印的遗嘱,不是签名摁手印就有效,除此之外还需要见证人员在现场,并且是两名以上的见证人员,《民法典》......
·冒充专利的行为都有哪些
冒充专利的行为都有哪些一、冒充专利的行为都有哪些1、制造或者销售标有专利标记的非专利产品的;2、专利权被撤销或者被宣告无效后,制造或销售标有......
·刑事拘留期间是否能探望
刑事拘留期间是否能探望一、刑事拘留期间是否能探望根据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
·哺乳期离婚小孩一定归女方吗
一、哺乳期离婚小孩一定归女方吗判决孩子抚养权依据:1、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2、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
·邻居占用公摊面积怎么处理?
邻居占用公摊面积怎么处理?一、邻居占用公摊面积怎么处理1,向物业反映投诉,要物业限期处理。并且留好证据证明。在违章前期处理比后期更好。2,......
·商贸公司注册资本多少钱?
商贸公司注册资本多少钱?商贸公司注册资本一般在三万元以上,法律上并没有明确规定商贸公司的注册资本的数额,具体的数额标准应当由公司法人根据实际的......
·具体来说哪些属于受贿罪的构成条件
构成受贿罪,面临着严厉的刑事处罚。主要是以受贿数额和受贿情节为标准,具体确定行为人的刑罚,最高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
·如何申报工伤认定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