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证据交换规定有哪些?
在民事诉讼中,证据是决定法院判决的基础,一切事实都应当通过双方提供的证据加以判断。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只有经过质证的证据才可以作为定案的依据。这就要求证据要提前交换,让对方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质证。下面我们就为您总结了民事诉讼证据交换规定的相关法律知识。
一、证据交换的概念
证据交换是指庭审前双方当事人在法官的主持下交流案件的事实和证据方面的信息。
二、证据交换的目的
为了固定证据,固定当事人争议焦点。就其本质来看,仍是法院进行审前准备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双方当事人了解对方掌握证据的情况,而产生正常意义上的有效抗辩,同时,法院通过证据交换,熟悉案情,以便开庭审理能够集中有效进行,提高诉讼效率。
三、证据交换的规定
1、人民法院对于证据较多或者复杂疑难的案件,应当组织当事人在答辩期届满后、开庭审理前交换证据。
2、交换证据的时间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可,也可以由人民法院指定。
3、人民法院组织当事人交换证据的,交换证据之日举证期限届满。当事人申请延期举证经人民法院准许的,证据交换日相应顺延。证据交换应当在审判人员的主持下进行。
4、在证据交换的过程中,审判人员对当事人无异议的事实、证据应当记录在卷;对有异议的证据,按照需要证明的事实分类记录在卷,并记载异议的理由。通过证据交换,确定双方当事人争议的主要问题。
5、当事人收到对方交换的证据后提出反驳并提出新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当事人在指定的时间进行交换。
6、证据交换一般不超过两次。但重大、疑难和案情特别复杂的案件,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再次进行证据交换的除外。
7、当事人举证期限届满后提供的证据不是新的证据的,人民法院不予采纳。
8、当事人经人民法院准许延期举证?但因客观原因未能在准许的期限内提供,且不审理该证据可能导致裁判明显不公的,其提供的证据可视为新的证据。
综上所述,民事诉讼证据交换规定并没有成体系的法律条文只是散见于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中。一般来说,证据需要提前提交法庭,由对方在举证期答辩期内进行质证。这样既提高了法庭审判的效率,又可以充分的发挥质证的作用。对于这方面如果还有疑问,请您咨询的律师们,他们会给您更为详细的答案。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商铺转让合同纠纷的处理技巧有哪些
商铺转让合同纠纷的处理技巧有哪些?商铺转让一般是指业主将商铺的使用权全部转让给第三方,转让必须以合同的方式进行。很多情况下商铺的转让合同会发......
·房屋强拆程序
房屋强拆程序在城乡建设过程中,拆旧建新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什么是农村房屋拆迁程序?简单来说,是因国家建设、城市改造、整顿市容和环境保护等......
·集团公司的设立条件
一、集团公司成立条件:(一)全国级集团公司成立条件:1、企业集团的母公司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2、至少拥有5家控股子公司;......
·如何对单位受贿罪量刑处罚
关于受贿犯罪,如果犯罪主体是个人的话,则构成的是受贿罪,但要是犯罪主体是单位的话,那此时构成的就应该是单位受贿罪了。实践中,在对单位受贿罪进......
·医疗纠纷责任承担比例
医疗纠纷责任承担比例主要责任:医疗纠纷(事故)的发生主要由于我院相关人员不负责任,疏忽大意或违反技术操作规程所造成,医患沟通不充分,与病人自......
·商号被抢注商标应该怎么办
一、商号被抢注商标应该怎么办?(一)如果对方的商标还没有被注册。又要分为该商标是否已经被公告。如果商标已经被公告,就直接可以请专业的代理机构......
·陕西省洛川县征地补偿标准是什么?
陕西省洛川县征地补偿标准是什么?一、陕西省洛川县征地补偿费内容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
·一、醉驾肇事逃逸处罚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一、醉驾肇事逃逸处罚标准是怎么规定的?醉驾肇事逃逸处罚标准是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如果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将受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
·商标相似但不一样可以告侵权吗
可以。商标相似就可以告侵权了。商标的近似判定规则:对于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而成的组合商标来说,商标局通常会将其拆开并......
·重婚罪中被害人指的是谁
重婚罪中被害人指的是谁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重婚罪是指有配偶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对方有配偶而与对方结婚的行为。即重婚罪被害人是犯重婚罪的配......
·法院批准破产财产分配方案的条件是什么?
法院批准破产财产分配方案的条件是什么?债权人会议讨论通过破产财产分配方案的,管理人应将该方案提请法院审查,法院审查认为其符合法律规定的,应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