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是什么?
近日来在成都,出台了一系列新的入户政策,很多人都选择在成都落户。根据成都政府的相关规定,可以通过购房来进行入户,当然,成都本地户口也可以进行商品房的购买。在我国,房地产行业如果对尚未建成的住房售卖,需要获取商品房预售许可证,那么成都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是什么?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成都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是什么
《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是市、县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允许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商品房的批准文件。其主管机关是市国土房管局,证书由市国土房管局统一印制、办理登记审批和核发证书。房地产商在销售商品房时,如该房屋已建成,还应持有房屋所有权证书。购房者如需调查房屋的建筑质量,还可查验房地产商的《工程验收证》。
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相关规定:
按规定房屋未建好之前出售均要办理此证,发展商将有关资料送到国土局申请,批准后方可预售楼花(现楼不需此证)。
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不同于商品房销售许可证,不能将两者混淆起来,商品房销售许可证与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区别在于各自取得的条件不同,主要表现在:商品房(现房)销售许可证的取得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开发企业具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
2、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和使用土地批准文件;
3、持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开工许可证;
4、已通过竣工验收;
5、供水、供电、供热、燃气、通信等配套基础设施具备使用条件,其他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具备交付使用条件或已确定进度和交付日期;
6、物业管理方案已落实。买现房的好处在于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房屋的现状,可以尽快取得房地产权利证书等。
二、成都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办理
办事流程
申请——受理——初审——审核——发证——公示
1、申请:开发企业向市场股提交商品房预售许可申请书;
2、受理:市场股出具受理通知书或5日内一次性告知需补充材料;
3、初审:市场股初审开发企业提交的资料;
4、审核:分管领导审核后做出决定,并送达当事人,对不予许可的说明理由并告知权利;
5、发证:由主要领导签发后送达;
6、公示。
三、成都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申报材料
1、申请书;
2、土地使用权证;
3、开发企业《营业执照》和《资质证书》;
4、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占工程建设总投资达25%的比例;
5、工程施工合同及关于施工进度的说明;
6、商品房预售的位置、面积、竣工交付日期等内容,并应当附预售商品房分层平面图;
7、商品房预售款监管协议;
8、物业管理合同。
通过我们的介绍,我们知道成都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指的是成都房地产行业,在预售未修建完成的商品房的时候,所必需获取的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商品房预售许可证需要相应的办理流程和申报资料。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协议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可以变更吗
协议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可以变更吗可向法院提出申请。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夫妻离婚后的任何时间内,孩子抚养权都是可以变更的。因为在确定离婚子......
·离婚有俩种方式
离婚有俩种方式,一种是协议离婚,另一种是起诉离婚,那么,起诉离婚状范本是怎样写的,对于离婚范本问题,首先是依据有关规定之后在寻求律师事务所的......
·组织境外赌博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一、组织境外赌博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我国《刑法》没有组织境外赌博罪,涉嫌赌博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相关规定:《刑法》......
·助力摩托车无证驾驶怎么办
根据交通法规定,无证驾驶是一种比较严重的违章,罚款是200到2000元。同时执行行政拘留,时间是7到14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安全法》第九十九条......
·2023年无犯罪记录证明要怎么开
无犯罪记录证明要怎么开,需要的材料如下:1、申请人身份证、户口本及两者的复印件。2、聘请单位的介绍信或者证明。3、自己户口所属的村委证明。(开证......
·一、在单位被辞退入职2年赔偿多少?
一、在单位被辞退入职2年赔偿多少?《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
·离婚调解是离婚必经程序吗
夫妻一方向法院起诉离婚的,法官通常都会进行调解。于是就有人咨询我们,难道离婚调解是离婚必经程序?对此,相关法律中做出了规定,并且也做出了详细......
·非法制造发票罪的构成四要素是什么?
非法制造发票罪的构成四要素是什么?(一)客体要件。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罪侵犯的客体为双重客体,即国家的发票管理秩序和税收秩序。(二)客观要......
·行贿人证词有效的法定条件是什么
一、行贿人证词有效的法定条件是什么?1、证明的事实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健康状况相适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53条,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