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鉴定如何提出,工伤鉴定的程序是怎样的?
一、工伤鉴定如何提出?
工伤一般是在其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之后,由县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对其进行的评定伤残等级。因工伤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的,应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或者其委托的代理律师按下列规定的期限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一)医疗终结前已经作出工伤认定的,应当在医疗终结后三十日内提出申请;(二)医疗终结后作出工伤认定的,应当在作出工伤认定后三十日内提出申请;(三)申请旧伤复发鉴定的,应当在病情发生后治疗终结前提出。申请因病致残或非因工致残的等级评定和其他鉴定的,按照相关规定的时限提出申请。 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一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被鉴定人或其近亲属提出申请的,被鉴定人应已满最短工伤医疗期且病情相对稳定;用人单位单独申请的,被鉴定人应已满最长工伤医疗期且病情相对稳定。
二、工伤鉴定的程序
(1)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2)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10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3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4)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5) 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6) 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员工在发生工伤之后,会由单位提交工伤认定的申请材料,对员工进行工伤认定。在此以后,如果该工伤已经构成伤残,影响劳动能力,还可以作工伤鉴定以确认伤残等级。员工在平时可以稍微了解一下工伤鉴定如何提出,程序是怎样的,在发生类似事件后,才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肇事逃逸后受害人死亡怎么处理
肇事逃逸后受害人死亡怎么处理一、肇事逃逸后受害人死亡怎么处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五条规定: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或者肇事后逃逸的......
·一般盗窃金额多少可以立案?
在侵犯财产类的犯罪当中,盗窃罪、诈骗罪以及抢夺罪可以说是其中较为常见的罪名了,然而针对不同的罪名,法律中规定的立案数额不一样,也就是说对于盗......
·一、女子出轨影响财产分割吗?
一、女子出轨影响财产分割吗?一般不影响财产分割,在财产分割上,与普通的离婚财产分割没有很大区别。如果是过错责任中的重婚、与他人同居两种行为的,......
·多大孩子可以承坦刑事责任?
多大孩子可以承坦刑事责任?一、多大孩子可以承坦刑事责任?多大孩子年满16周岁承坦刑事责任,当然这种阶段他所承担的刑事责任是不管任何的犯罪活动......
·离婚诉讼要具备的条件包括哪些
离婚诉讼是指夫妻双方就是否离婚或者财产的分割、债务的分担、子女的抚养等问题无法达成一致的意见,而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后,通过调......
·立案侦查从什么时候开始算的?
立案侦查从什么时候开始算的?一、立案侦查从什么时候开始算的?一般案件从批捕之日起算60天,不能超60就要移送检察院,复杂团伙的案件就可以延长......
·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规定是怎样的
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规定是怎样的一、资格听证申请人必须是公安机关拟对其作出下列行政处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1、对个人处以2000元以上罚款的;......
·对方吸毒可以起诉离婚不
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不计入工资总额的是哪些项目
不计入工资总额的是哪些项目一、不计入工资总额的是哪些项目1.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有关规定发放的创造发明奖、国家星火奖、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
·缓刑遵守规定具体有哪些
缓刑遵守规定具体有哪些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规定定期向执行缓刑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