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遭遇网络诽谤怎么办?
一、什么是网络诽谤?
网络诽谤是指借助网络等现代传播信息手段,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网络与传统诽谤相比,有其更为鲜明的特性,因为对网络诽谤的管制更容易产生公民言论自由和公民名誉权的价值冲突。司法实践中,如何在打击网络诽谤的同时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以衡平国家、社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难题。2013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检察院明确“网络诽谤”入罪标准,即谣言被转发超500次可判刑,明知诽谤仍提供帮助以共同犯罪论处
二、遭遇网络诽谤怎么办?
若诽谤你的人是完全刑事能力人,则构成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诽谤罪是起诉才处理的罪(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除外),所以要向法院起诉,法院才会启动刑事责任追究程序。受害人不起诉,国家不会主动追究。根据《刑法》第246条: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但是报案了可能会网监部门不涉入调查,说是构不成刑事犯罪。网监认为情节轻微,公安无明确对象不会立案,网站以保护用户隐私为由不提供发帖人个人信息。
三、网络诽谤如何处理到哪里报警?
人身侵权的管辖,在民事诉讼中有被告所在地或侵权行为地两种选择。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9条对侵权案件的管辖是这么规定的,“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法理学说认为:网络侵权案件应当由原告住所地法院优先管辖,在原告住所地法院为不方便法院的情况下,可由侵权行为地法院管辖。网络侵权行为地的确定应区分侵权行为实施地和结果地,并可以计算机终端所在地、icp服务器所在地及是否有意利用等作为参考因素。根据现行有关网络侵权的两个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解释一”第一条规定:“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对难以确定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原告发现侵权内容的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可以视为侵权行为地。”“解释二”第二条第一款规定“涉及域名的侵权纠纷案件,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对难以确定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原告发现该域名的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可以视为侵权行为地。”根据以上的文字说明,您可以知道了遭遇网络诽谤怎么办。若是对方是完全刑事能力人才构成犯罪,只有起诉了法院才会追究,因为诽谤罪是起诉才会处理的罪。如果您有遇到了诽谤的情况,一定要去法院起诉,让法院受理。让那类人受到法律的裁制。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民事诉讼参加人包括哪些
民事诉讼参加人包括哪些一、民事诉讼参加人包括哪些民事诉讼诉讼参与人包括:诉讼参加人,包括当事人(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第三人)和诉讼代理......
·农民工能享受工伤待遇吗
农民工能享受工伤待遇吗通常用人单位需要为在职职工购买五险一金,而这其中就会包括工伤保险,在职工遭受了工伤损害之后,就可以申请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惩罚性赔偿竞合是什么?
惩罚性赔偿竞合是什么?惩罚性赔偿竞合是由补偿性赔偿部分加惩罚性赔偿部分组成,因此,它除具有一般赔偿损失的功能外,还有着自己独特的功能。主要体现......
·关于刑法不批捕的条件有哪些
一、关于刑法不批捕的条件有哪些刑法不批捕的条件有以下几点:①没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侦查机关查获的犯罪嫌疑犯罪的证据达不到认定犯罪嫌疑人有......
·民法总则信访能否中断诉讼时效?
随着《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颁布,《民法总则》将废止。一、《民法典》信访能否中断诉讼时效?通过向相关行政职能部门进行信访的方式主张权利......
·不予立案后还可以再次申请吗
可以的,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可以上诉,上诉期限为10天,需要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行政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在五日内进行审查,......
·发生交通事故该收误工费吗?
发生交通事故该收误工费吗发生交通事故该收误工费。误工费是指赔偿义务人应当向赔偿权利人支付的受害人从遭受伤害到完全治愈这一期间(误工时间)内,因......
·不同类别完全一样的商标抢注算侵权么?
不同类别完全一样的商标抢注算侵权么?中国商标法执行的是商品国际分类,它把一万余种的商品和服务项目分为45个类,申请商标注册时,应按商品与服务分类......
·网络侵权著作权会坐牢吗?
网络侵权著作权会坐牢吗?1、网络侵权著作权会坐牢吗?如果是以赢利为目的,大量印刷发行,就可能会因为“侵犯著作权罪”被判刑。《刑法》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