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车交强险费用是怎么收取的
一、私家车交强险费用是怎么收取的
交强险的基础费率共分42种,各种车型保险费率各不相同。但对同一车型,全国执行统一价格。对于最常见的6座以下的私家车,新车第一年的交强险是950元。需要车主注意的是交强险和车船税虽然可以同时交,但是期限不同。车船税是每年12月31号为截止日期,而交强险为从交纳保险那一天开始算起,保期一年。假如你是5月初买的车,那么你只要交7个月的车船税,但是交强险是投保一年到下一年5月份。在以后的每年内,交强险的费用将和车辆的有责任道路交通事故挂钩,若上一年没有发生有责任道路交通事故,那么交强险的费用下浮10%,若上两年没有发生有责任道路交通事故,那么交强险的费用下浮20%,若上三个以及以上年度没有发生有责任道路交通事故,那么交强险费用下浮30%;若上一年度发生一次有责任道路交通事故,但不涉及死亡,那么交强险费用浮动0%;若上一年度发生两次以及以上有责任道路交通事故,那么交强险费用上浮10%,若上一年度发生有责任道路交通死亡事故,那么交强险费用上浮30%。
二、交强险保费如何计算?
最终保费=基础保费×(1+与道路交通事故相联系的浮动比率)×(1+与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相联系的浮动比率A)。
如:6座以下的私家车主一年内未发生有责任交通事故,但有过1次酒后驾车导致受害人死亡的交通事故,其第二年缴纳的保费为:950×(1-10%)×(1+30%)=1111.5元。
三、交强险交强险费率怎么计算?
交强险费率浮动因素及比率A1:上一个年度未发生有责任道路交通事故,浮动比率-10%A2:上两个年度未发生有责任道路交通事故,浮动比率-20%A3:上三个年度未发生有责任道路交通事故,浮动比率-30%A4:上一个年度发生一次有责任不涉及死亡的道路交通事故,浮动比率0%A5:上一个年度发生两次有责任不涉及死亡的道路交通事故,浮动比率10%A6:上一个年度发生有责任道路交通死亡事故,浮动比率30%需要注意,在计算私家车交强险保费的时候,当事人要考虑的因素是比较多的,包括私家车的车型、上一年发生交通事故的次数等等。具体的计算方法,我们已经在上文中整理了,希望可以帮助你了解交强险的费用是怎么收取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劳动仲裁工伤认定部门怎么进行工伤认定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的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新兴行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出来,因此所需要的就业岗位也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参加就......
·一、夫妻分割财产只公证不过户行不?
一、夫妻分割财产只公证不过户行不?夫妻分割财产只公证不过户是不可以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方并不算是真正的拥有房产,对于房屋的所有权还是有影......
·企业融资风险主要有哪些
企业融资风险主要有哪些?融资是企业集齐资金的一种方式,但由于企业制度问题、评估不准确,以及国家和银行政策的影响都会使得企业融资遇到各种风险......
·侵害名誉权的精神损害赔偿金是多少
侵害名誉权的精神损害赔偿金是多少一、侵害名誉权的精神损害赔偿金是多少?侵害名誉权的精神损害赔偿金不是法律统一规定的,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
·老板克扣员工工资怎么办?
老板克扣员工工资怎么办?1.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通常是劳动管理监察大队)。2.也可以直接申请仲裁;3.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到......
·私营企业受贿是否属于犯罪?
在我们的日常认知中,受贿罪都是那些政府机关的官员才会犯的罪,他们用国家赋予的权力谋取了非法的巨额利益,法律自然不会容许这样的现象出现。但假如......
·加班费怎么算出来的
工作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除以21.75除以8乘以加班小时数乘以1.5倍。双休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除以21.75除以8乘以加班小时数乘以2倍。法定......
·五险一金是需要从工资扣吗
五险一金是需要从工资扣吗用人单位统一给员工代交五险一金,但是五险一金的费用是自己工资里扣一小部分,公司交大部分,都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因此,对......
·医疗美容责任事故鉴定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医疗美容责任事故鉴定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现在医疗整形美容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甚至尝试。但是,整形美容毕竟是外科手术,无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风险,......
·民事诉讼从立案到开庭多长时间?
民事诉讼从立案到开庭多长时间?一、民事诉讼从立案到开庭多长时间?民事案件从立案到开庭一般要30天左右,具体看什么案件和案件的实际情况。大概所......
·探视权可以接回家住吗
一、探视权可以接回家住吗探望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