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诉法取保候审哺乳期是否可以办理取保候审?
哺乳期可以办理取保候审,符合办理取保候审的条件。
一、不予取保候审的条件有哪些
(1)人民检察院对于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嫌疑人,以及其他犯罪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
(2)对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以自伤、自残办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暴力犯罪,以及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
二、可适用取保候审适用的情形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未满一周岁的婴儿的妇女;
(4)对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的;
(5)提请逮捕后,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需要复议、复核的;
(6)犯罪嫌疑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法定的侦查、起诉、一审、二审期限内办结,需要继续侦查、审查起诉或者审判的;
(7)移送起诉后,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需要复议、复核的。
(8)持有有效护照和其他有效出入境证件,可能出境逃避侦查,但不需要逮捕的。
三、取保候审的方式是什么
刑诉法第53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两种方式不能同时并用。通过上文的讲解,相信您此时已经知道不予取保候审的条件具体是怎样的吧。
四、哪些人不能申请取保候审
有下列情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则应作出禁止性规定,一般情况下不得取保候审:
(1)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以上刑罚的;
(2)累犯、惯犯或同类前科的重犯;
(3)流窜作案的;
(4)曾被取保候审而有逃避或其他妨碍刑事诉讼行为的;
(5)可能对被害人、证人、鉴定人及其近亲属的人身或财产进行侵害的;
(6)可能逃跑、自杀或者进行其他犯罪活动的;
(7)一人犯有数罪的;
(8)住址或者身份不明的;
(9)其他有碍侦查、起诉、审判情况的。
答案是肯定的,哺乳期的妇女如果立刻之前刑法的处罚就会严重影响婴儿的健康成长,也会严重损害妇女的身体健康,因此对哺乳期妇女可以办理取保候审。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哪些情况下的车祸负全部责任
哪些情况下的车祸负全部责任一、哪些情况下的车祸负全部责任一方当事人有下列情形的,为全部责任:(一)当事人驾驶车辆在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交叉......
·17岁算是童工吗?
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了企业不能雇佣童工为自己工作,否则就是违法行为,会受到一定的处罚,如果情节严重,导致了童工的死亡和残疾、受伤等,......
·不允许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罚金情形?
不允许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罚金情形有哪些一、不允许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罚金情形有哪些?行政罚款支出不允许在税前扣除,其他罚款可以在税前扣除依......
·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判几年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听到那些地方文物又被涂鸦的新闻。因此,为了保护名胜古迹,我国制订了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对于这一犯罪,广大群众接触不多......
·开庭时间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延期
开庭时间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延期(1)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2)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3)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
·开庭审理与公开审理区别
开庭审理与公开审理区别一、开庭审理和公开审理的区别开庭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所有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全面审查认定案件事实,并依法作出裁判或......
·代位继承能继承多少遗产代位继承遗产的份额
代位继承能继承多少遗产代位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情况下,不论代位继承人人数多少,亦不受辈数的限制,只能继承被代位继承人有权继承的份额。即两个或......
·试用期三天没工资合法吗?
不合法。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这三天的工资,也可要求劳动监察部门维护自身权利。用人单位应按约定的日期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
·信用卡诈骗警察立案标准是什么?
信用卡诈骗警察立案标准是什么?我们每天在新闻上都能听到各种各样的诈骗消息,但是中国作为一个逐渐步入法制社会和科学不断进步的国家,政府也在不懈......
·公司法72股东人数多数决定权是什么意思?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大大小小的公司也成立了不在少数,为了更加规范各公司的运行,便颁布了一份“公司法”,目的是为了公司内部之间不出现矛盾......
·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婚姻无效?
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婚姻无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的规定,婚姻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有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