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劳动仲裁可以确立劳动关系吗?
一、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除非当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当理由,否则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二、确认劳动关系的证据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4、考勤记录;5、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其中,1、3、4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的规定搜集。简言之就是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凭用人单位发放的“工作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就可以作为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的凭证。
三、如何确认劳动关系仲裁时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四、申请劳动仲裁确认劳动关系需要多久?
提交材料后,5个工作日仲裁委给予立案,然后给双方举证期,给对方答辩期;然后开庭审理,之后对你们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仲裁委会下达裁决书;劳动仲裁60天内结案;答案是肯定的,通常我们在签订工作时候会与用人单位进行签订劳工合同从而建立劳动关系,但是并没有签订合同来确立劳动关系就要向有关部门申请劳动仲裁,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一、劳动合同违约赔偿标准是多少
一、劳动合同违约赔偿标准是多少1、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除了竞业条款或者培训协议外,用人单位不得和劳动者约定其他违约金。劳动者违约的,......
·签订租赁合同的基本原则
签订租赁合同的基本原则如下: 1)当事人地位平等原则。 2)当事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3)当事人参与租赁业务时,适用同一法律,具有平......
·一、解除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原因怎么写?
一、解除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原因怎么写?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如果存在违法的,或者造假的情况则需要追究相关违约的责任,《解释》第十五条规定“法律没......
·虚假诉讼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一般而言,这类的犯罪是和民事诉讼程序接轨的。因为民事诉讼法第112条对于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当事人,并且涉嫌通过虚假诉讼达成自己目的的。不管是为了......
·非法出售、私赠文物藏品罪是怎样认定的?
非法出售、私赠文物藏品罪是怎样认定的??一、非法出售、私赠文物藏品罪认定认定本罪的关键是这种行为是否经过批准。如果经过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批......
·劳动仲裁律师费的参考标准是什么
劳动仲裁律师费的参考标准是什么员工和用人单位相比,本来就处于一个相对弱势的地位,尤其在发生劳动关系争议以后。员工是肯定要在律师的帮助之下才有......
·2023哪些合同权利不能转让
哪些合同权利不能转让合同转让本质是一种交易行为,从鼓励交易,搞活经济的角度出发,应当允许大多数的合同权利可以被转让。但是并非所有合同债权都可......
·监护人有什么法定义务
作为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监护人,在享有一定权利的同时,也是需要履行法律赋予的义务的。那到底作为监护人有什么法定义务呢?而子女的监护人是否能进......
·《民事诉讼法》撤诉规定的原因是什么
《民事诉讼法》撤诉规定的原因是什么一、民事诉讼撤诉的原因撤诉要符合法定的条件。《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
·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 合同是否有效
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合同是否有效一、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合同是否有效?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的,但不代表合同是无效的。就是因为合同有效,无法......
·民事诉讼法二审追究第三人可以吗?
一、民事诉讼法二审追究第三人可以吗?二审法院可以追加第三人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就得发回一审法院重审。《民诉意见》第183条必须参加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