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之日多久可以工伤认定?
一、多久可以工伤认定?
1、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条之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做出工伤认定的决定2、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用人单位应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一个月内申请工伤鉴定,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二、工伤认定时效为多久?
1、《保险条例》规定了申请的时效制度,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2、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用人单位或工会组织超出了1年时效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不予受理。3、对于超过工伤认定时效的情况,只要不超过《保险条例》规定的两年时效期,职工就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工伤索赔是否有时间限制?
1、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2、工伤认定以后,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根据以上这些信息,您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多久可以工伤认定。工伤认定一般要在申请日起60日内做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如果是特殊情况的话,时间也是不一样的,同时工伤索赔也是有时间限制的。若是工作单位拒绝赔偿,还可以进行劳动仲裁的。希望我们的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到您。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无证驾驶机动车怎么处罚
无证驾驶机动车怎么处罚没带行驶证上路处警告或者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并且扣1分。1、《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驾驶人应当按照驾驶证载明的准驾......
·离婚判决会不写抚养权吗
离婚判决会不写抚养权吗?原告诉讼请求中没有抚养权的话判决书中就不写抚养权,根据《婚姻法》第36条并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
·胁迫下签下的借条有法律效力吗
胁迫下签下的借条有法律效力吗1、在受到威胁、胁迫、恐吓的情况下所写的借条无效2、其内容不属于自己的真实意思表示,不受法律的保护。但被胁迫人在解......
·江苏征地补偿标准2023年是多少?
江苏征地补偿标准是多少?《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征收土地应......
·个人非法集资立案标准是什么?
在投资理财市场,非法集资陷阱很多。一旦遭遇非法集资,导致自身财产发生损失的,受害人可以到当地公安机关报警,受到报案材料后,公安机关会根据相关......
·国营农场的土地承包能继承吗?
国营农场的土地承包能继承吗?国营农场的土地承包不能继承,《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规定,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经营......
·对劳动仲裁社保费交纳裁决不服怎么办?
对劳动仲裁社保费交纳裁决不服怎么办?一、对劳动仲裁社保费交纳裁决不服怎么办?可以直接向基层人民法院起诉,对基层法院的判决不服,还可以向中级......
·60岁以上出车祸有无误工费
60岁以上出车祸有无误工费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之规定,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
·商标转让需要提供哪些手续?
商标转让需要提供哪些手续?个人或企业的闲置商标,可以转让给其他个人或企业,但此时也是要办理相应的商标转让手续的。虽然这不像注册商标手续那么复......
·没签劳动合同怎么申请劳动仲裁?
没签劳动合同怎么申请劳动仲裁?一、没签劳动合同怎么申请劳动仲裁一样是可以申请的。按照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
·解除合同应承担什么责任
解除合同应承担什么责任合同的解除可以是因为当事人协商一致而解除,当然也可以是因为出现了法定的情形而导致解除。但对于当事人来讲,在实际解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