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适用死刑的情形有哪些?
一、不适用死刑的情形有哪些?
我国的刑事政策历来主张不废除死刑,但必须坚持少杀,严禁乱杀。对死刑的适用作了严格限制,在下列两种情况下均不适用死刑:1、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由于其生理和心理发育尚未成熟,社会阅历、社会经验也有限,从充分体现保护青少年和人道主义的角度出发,规定对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适用死刑,包括不适用死刑缓期2年执行。是否已满18周岁,是决定是否适用死刑的年龄界限,在司法实践中应当一律按公历年、月、日计算实足年龄,必须是过了18周岁生日的第二天起,才认为已满18周岁。2、对于在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这主要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不能因其母亲犯罪而剥夺胎儿出生的权利。“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是指在人民法院审判的时候,被告人是怀孕的妇女,也包括审判前在羁押受审时已是怀孕的妇女。因此,对于犯罪的怀孕妇女,在她被羁押或者受审期间,无论其怀孕是否属于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也不论其是否自然流产或者经人工流产,以及流产后移送起诉或审判期间的长短,都应视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能适用死刑。对于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即使这两类人所犯罪行极其严重,也不应适用死刑。3、最新的刑法修正案(八)中有条文规定,75周岁以上的老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4、我国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死刑的适用标准是什么?
《刑法修正案》9中:执行死刑条件由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等发生重大犯罪,手段极其残忍,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如杀人,勒索绑架,抢劫,强奸,等危害国家刑法都有可能会执行死刑。综上所述,我国是法治社会,主张少杀慎杀。不适用死刑的情形有罪犯是未成年人或者怀有身孕的,或者是年龄超过75周岁的老人。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出于对人权的尊重,像未成年人和孕妇本身就是弱势群体,法律从保护未成年人的角度出发,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即使罪行严重,也不会判处死刑。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租售同权政策是在今年才最新实行的政策规定
租售同权政策是在今年才最新实行的政策规定,且目前仍处于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城市的时间阶段。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该项政策是指那些在就职地租赁房屋......
·男方探视孩子的方式是否有明确的规定?
男方探视孩子的方式是否有明确的规定?探视孩子的方式并无明确规定,一般是双方协商确定的。《婚姻法》:第三十八条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
·以房抵债构成要件。
以房抵债实质上是以物抵债或代物清偿的一种方式,通常表现为债权债务双方当事人达成变更原债的履行方式为以房屋抵偿原债的合意,约定以债务人或经第三......
·法院把案子退回公安是什么意思?
法院把案子退回公安是什么意思?法院不能直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除非是在一审判决作出前,提起公诉的检察院向法院申请撤回起诉进行补充侦查经法......
·非法集资标准的数额是多少钱以上
标准如下: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
·遗嘱房产公证代写是否合法?
遗嘱房产公证代写是否合法?遗嘱房产公证代写是合法有效的根据规定公证处能代写遗嘱,另外,遗嘱的形式不是只有公证遗嘱一种形式。如果老人能写字,自书......
·强奸罪判三年能不能争取缓刑
强奸罪判三年能不能争取缓刑一、强奸罪判三年能不能争取缓刑?强奸罪判三年能争取缓刑。判缓刑的条件是情节较轻,一般适用于被判三年有期徒刑的犯人......
·离职可以拒绝签保密协议吗?
离职可以拒绝签保密协议吗?离职可以拒绝签保密协议,没有法律规定,辞职必须签订保密协议。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
·民事诉讼二审的诉讼期限有哪些内容?
民事诉讼二审的诉讼期限有哪些内容?一、民事诉讼二审的诉讼期限因为上诉的对象不同,法律对二审期限也作了不同规定:1、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
·可用土地使用证申领营业执照吗?
一、可用土地使用证申领营业执照吗?不可用土地使用证申领营业执照的。《国有土地使用证》是证明土地使用者(单位或个人)使用国有土地的法律凭证,受法......
·诉讼回避制度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人员严格执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规定,审判人员(指各级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