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债务风险管理方法有哪些?
一、企业债务风险管理方法有哪些?
(一)
当事人协商清偿债务。我国《民法通则》和去年实施的新《合同法》确立了意思自治原则,当事人在不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的情况下,有权自主地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当事人之间债务的清理也应属于意思自治的范畴,因此,当事人协商清偿债务的行为应得到法律的认可。(二)诉讼清偿债务。协商偿债是私力救济的手段,而法院的强制偿债是公力救济。当事人双方不能协商偿债时,债权人企业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院的判决保证自己债权的实现。当然,协商不是必经程序,当事人可不经协商直接向法院起诉。(三)兼并清债。企业兼并能充分发挥企业的组合效能,优化经济结构,并能妥善处理债务人企业的遗留问题。企业兼并后,被兼并企业的债务由兼并企业承担,被兼并企业的职工由兼并企业安置,这不仅有利于企业债务的清偿,则且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四)债转股。债转股是指债权人企业与债务人企业通过协商将债权人的债权按其价值折合为股份,使债权转化为股权,从而使企业债务归于消灭的偿债方式。
二、 企业的债务风险有哪些?
企业的债务风险是指企业作为债权人在法律保护范围内面临的债款损失风险,企业的债务风险有哪些或者来自于哪些方面呢?从风险来自于企业自身还是企业外部环境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一) 企业外部环境引起的债务风险
1、行业保护主义引发的债务风险。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涉及到该地区、该行业的利益,其采取保护主义措施,对内实行特殊保护与扶持,对外进行歧视和排挤,致使其他地区、其他部门、其他行业的债权人无法行使其债权。2、不正当竞争行为严重。一些企业为谋取自身利益,不惜采用商业贿赂、发布虚假广告等手法推销残次伪劣产品,骗签合同,或者借机占领市场、挤垮竞争对手。这样做的后果使受害企业产品积压,陷入危机,只好靠举债、拖债度日。
(二)企业自身管理不善引发的债务风险
1、订立合同时的失过。目前仍有分布企业未建立现代化的企业法律管理制度,法律意识淡薄,订约前不认真审查对方的主体资格、经营范围、资信状况、履约能力,结果上当受骗、货款两空,或者是货款久拖不得。2、履行合同中的欠缺。企业不及时行使自己的债权,不在法定或约定的履行期限内催收货款,结果由于债务人企业的债权人不断增多,债务数额不断扩大,以致于其无力偿还,只好任其拖欠。3、请求权行使的懈怠。在实践中,一些债权人往往怠于行使自己的请求权,既不及时同债权人协商进行处理,也不及时请求仲裁机关或人民法院予以解决,以至超过诉讼时效。企业发展壮大是需要大量的财力和物力,所以,借钱对企业来说是很常见的事情,借钱就需要还债,这其中的风险就显而易见了,所以,应及时解决才能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如有疑问,我们建议去网站找专业的律师服务。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一方在办理协议离婚后反悔怎么办
如果离婚夫妻已经顺利的办理了协议离婚,并且拿到了离婚证的话,意味着此时双方之间的夫妻关系就正式解除了,以后都是单身人士,就需要严格按照离婚协......
·医疗过错赔偿项目有哪些
医疗过错赔偿项目有哪些?医疗过错的赔偿项目如下:(一)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
·刑事拘留国家赔偿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一、违法刑事拘留的赔偿范围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申诉检察厅2019年5月15日下发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检察院办理自身作为赔偿义务机关的国家赔偿案件时,执行......
·寻衅滋事轻微伤批捕怎么判刑吗?
一、寻衅滋事轻微伤批捕怎么判刑吗?寻衅滋事罪一般将被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是累犯的,那么从重处罚,可能是3-5年刑罚。会在法定刑内从重处罚。......
·行政机关合同管理制度有哪些
行政机关合同管理制度有哪些内容?为了加强对内部合同的系统控制管理,降低操作风险,企事业单位都会有针对性的制定出合同管理制度,借此来内部优化管......
·注册商标被人起诉侵权怎么处罚?
注册商标被人起诉侵权怎么处罚?如果商标被侵权的话,应该到当地的中级以上人民法院进行相关的起诉。一般都是在侵权行为地或者是被告人所住的地方中级......
·民事诉讼中自认的法律效果
民事诉讼中自认的法律效果一、对方当事人无须举证,免除对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二、约束法院,对于自认的事实法院必须予以认可。(涉及人身关系的除外......
·医疗过错判决书是如何判决的?
医疗过错判决书是如何判决的?一、在申请执行医疗过错判决书时会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一)法院受理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
·解聘赔偿金怎么计算?
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没有产生重大过错的情形下,用人单位一旦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那么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利,根据我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