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没签合同怎么赔偿?
一、单位没签合同怎么赔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前款规定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第七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二、未签订劳动合同员工如何维权?
《劳动合同法》第7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也就是说,劳动关系的确立不以签订劳动合同为根本要件,只要存在用工关系即表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了劳动关系。对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事实劳动关系,劳动者可以提供银行支付工资的记录、工资支付凭证,以及工作证等与用人单位有关的身份证明、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事实管理的证明等。另外,用人单位的报销凭证、因公传递的电子邮件等也可以作为有效证据进行佐证。法律、法规对此也进行明确规定。劳动保障部《关于确定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以参照以下凭证: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表明表”等招用记录;4、考勤记录;5、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由于劳动者跟用人单位之间所掌握的资源与信息量之间的不平等,法律在对劳动者提供有效保护的同时,对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其中,上述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责举证。如果用人单位举证不能,则要承担对其不利的法律后果。我国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在一个月之内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否则应支付给劳动者一定的经济补偿。因此,劳动者在进入用人单位工作之后,有权利要求用人单位与自己签订劳动合同,只有劳动者对自己的劳动权益加以重视,用人单位才不会轻易置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于不顾。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最高检批捕年龄规定是什么
最高检批捕年龄规定是什么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七十周岁以上的;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
·最新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征地补偿标准
最新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征地补偿标准 根据《山西省实施办法》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实施全省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的通知》(晋政发[2013]22号)文......
·刑事诉讼法期间与送达期限规定是什么?
刑事诉讼法期间与送达期限规定是什么?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不断的会有许多的新事物出现在生活中,相应的会出现很多的问题,作为人民群众我们需要了......
·新婚姻法第三者赔偿的有关规定是什么
随着《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颁布,《婚姻法》将废止。您对于《民法典》并不是很陌生,这和结婚的夫妻有着很大的关系的,您所涉及到的结婚......
·民事诉讼法移送管辖的规定的情形有哪些?
民事诉讼法移送管辖的规定的情形有哪些?据此规定,移送管辖的适用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人民法院已经受理案件。若尚未受理的案件,经审查不归本法院管......
·审查批捕阶段的补充侦查时限多久
审查批捕阶段的补充侦查时限多久审查批捕阶段补充侦查的时限为15天,对于触犯刑事法律的行为,在开庭审理案件之前,需要先按照流程进行侦查,侦查后可......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合法情形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合法情形《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构成合伙倒卖车船票罪既遂会如何追究责任
构成合伙倒卖车船票罪既遂会如何追究责任一、构成合伙倒卖车船票罪既遂会如何追究责任?1、合伙倒卖车船票罪的主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
·商标侵权行为有哪些类型
商标侵权行为有哪些类型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1)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
·新刑诉法刑事二审审限的规定是什么?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是一个法制社会,人们在生活中遇到任何的侵权行为都可以通过法律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在生活中有严重影响自己身体......
·应该如何防范借名购房法律风险
如何防范借名购房法律风险1、如果确实需要采取“借名”方式购买住房的话,那么在借名购房前,实际产权人应当对名义产权人进行全面了解,不只限于诚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