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局管工伤认定吗,工伤认定需要哪些材料?
劳动局管工伤认定吗
工伤认定属于工伤认定科(或者属于综合业务科、劳动关系科、劳动仲裁委),认定工伤后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劳动障碍等级鉴定。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工伤待遇,工伤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
1、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公司需要在事故发生的一个月内申报,如果公司不申请,则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在一年内提出认定申请。需提交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局的网站一般有下载)、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等;
2、如果经过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一般设立在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3、各省的赔偿标准是不一样的。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获得的补偿是不一样的。主要的补偿是: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伙食补助费、护理费等。
4、如果你没有劳动合同及其他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无法申请工伤认定,可以先申请劳动仲裁确认你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经过劳动仲裁确认存在劳动关系后,再申请工伤认定。
5、相关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认定办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及你所在省的工伤保险条例
工伤认定申请需要的材料
应当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劳动、聘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人事关系的其他证明材料;
(二)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符合要求,属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管辖范围且在受理时限内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应当在15日内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材料完整的,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材料不完整的,应当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申请人提交的全部补正材料后,应当在15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决定受理的,应当出具《工伤认定申请受理决定书》;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出具《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
可见,劳动局管工伤认定吗的答案是肯定的,劳动局作为主导部门,也需要配合其它部门如当地医院、人事、卫生等行政部门统一客观的做出评判,而且还要征得当时就诊医院的建议,还需要对事件发生的地点经过进行调查的。综合各方面结果,才能够出具一份完整的有效的工伤认定书。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什么是顺序履行抗辩权?
什么是顺序履行抗辩权?在双务合同中,合同当事人为了维护自身权益,防止陷入合同欺诈,可以在对方有违约风险出现后,行使抗辩权。而有时候,合同的履......
·行政证据主要有哪些种类
行政证据主要有哪些种类行政诉讼证据是指在行政诉讼中用以证明案件事实情况的一切材料和事实。一般来讲,能够作为定案证据的需要具备以下几个特性:客......
·公司给的股份能兑现吗
能,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兑现,股份转让是指股份的持有人和受让人之间达成协议,持有人自愿将自己所持有的股份以一定的价格转让给受让人,受让人支......
·我国法规中什么叫工程质量
我国法规中什么叫工程质量您在生活当中用到的东西,一般来说都有质量的要求。否则,后果无法想象。对于各种工程来说,更是如此。工程质量事关重大,并......
·具体的妨害民事诉讼行为包括哪些
具体的妨害民事诉讼行为包括哪些在我们的认知中,在法院开庭时,不管是原告还是被告,甚至是旁听群众都必须遵守法庭规则,保障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
·婚姻法规定什么疾病不能结婚
婚姻法规定什么疾病不能结婚一、婚姻法规定什么疾病不能结婚什么是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姻法没有规定。母婴保健法规定,男女在结婚登记......
·一、关于重婚罪失效的规定是什么?
一、关于重婚罪失效的规定是什么?关于重婚罪失效的规定是第2次结婚也就是重婚的这个违法犯罪行为所导致的婚姻效益是无效的。重婚罪是违法,判断的关键......
·一般哪些人有监护人的资格?
哪些人有监护人的资格父母过世或缺乏监护能力时,由下列人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
·欠条、借条和收条的法律关系
“借条”、“欠条”和“收条”是三种最基本的字据凭证,作为日后主张债务权利的凭证,实现债权、债务清偿的主要证据,在法律上,它们分别代表着不同的......
·校园侵权如何归责是如何规定的?
校园侵权如何归责是如何规定的?未成年人在学校等教育机构接受教育期间受到人身侵害,学校等教育机构是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的,但也并不是只要发生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