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得遗失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
一、拾得遗失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
物权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该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的,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二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但受让人通过拍卖或者向具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购得该遗失物的,权利人请求返还原物时应当支付受让人所付的费用。权利人向受让人支付所付费用后,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追偿。
善意取得需要以合理的价格转让,拾得遗失物,没有以合理的价格取得,不适用善意取得。受让人取得财产必须是通过买卖、互易、债务清偿、出资等有偿方式。
二、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包括哪些?
1、让与人对于转让标的物应当是无处分权。转让人无处分权包括两种情形:让与人对标的物无所有权和让与人对标的物无法律上处分权。让与人原本有处分权但嗣后因某种原因丧失处分权的,亦可发生善意取得。
2、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确定受让人是否具有善意,在一般条件下,应考虑当事人从事交易时的客观情况,如果根据受让标的性质、有偿或无偿、价格的高低、让与人的状况以及受让人的经验等因素判断可以知道转让人无权转让,则不能认为受让人具有善意。
3、以合理的价格转让。受让人取得财产必须是通过买卖、互易、债务清偿、出资等有偿方式,以合理的价格,而非明显低于市场同类物的价格而取得。依一般交易成经验或生活经验,受让人受让财产应当注意财产的来源并支付相应的价格。对于让与人无偿让与标的物,理应引起受让人疑问。如是受让人并未疑问或者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受让标的物,则表明受让人的善意有问题。
4、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受让人受让的标的物,如果依据现行法律规定,属于应当进行登记的财产的,应当依法定程序进行登记;如果是不需要登记的财产,则该财产已经交付给了受让人,受让人已经取得该财产的占有。
讲到这里,您应该对拾得遗失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这个说法有了基本了解。从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看,拾得遗失物并没有支付合理价格,其不可以算作善意取得。按照规定,拾得遗失物的一方要将物品上交给有关部门,不得擅自使用并占有,否则对遗失物造成损坏的话,要承担赔偿责任。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非关键线路误工费的依据是什么?
非关键线路误工费的依据是什么?根据上述规定,误工费赔偿金额的计算,其计算公式可以表述为:误工费赔偿金额=误工收入(天/月/年)×误工时间(1)关......
·拆房政策拆迁赔偿标准是什么?
拆房政策拆迁赔偿标准是什么?拆房标准的总则总纲由国家制定,而具体落实到地方的细则则由地方自己制定。最新拆房政策的补偿标准基本上是一平米几千......
·哪些犯罪嫌疑人可以先行拘留
哪些犯罪嫌疑人可以先行拘留《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一)正在预备犯罪、......
·一般有哪些遗嘱是有效的
一般有哪些遗嘱是有效的一、一般有哪些遗嘱是有效的1.遗嘱人经公证机关办理的公证遗嘱有效。2.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的自书遗嘱......
·校车超载处罚条例新修改如何?
校车超载处罚条例新修改如何?学生是未来国家的栋梁,是国家培育的人才主要来源,学生的安危不仅关系到个人以及一个家庭的幸福而且还关乎一个国家的未......
·承包合同违约金计算的方法
承包合同违约金计算的方法一、承包合同违约金违约金有法定违约金与约定违约金之分,《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的是约定违约金,约定违约金具有如......
·最新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征地补偿标准
年最新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征地补偿标准最新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征地补偿标准根据《山西省实施办法》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实施全省征地统一年......
·同居流产女方能要求男方补偿吗
男女未婚同居的情况在逐渐的增多,随之而来的就是未婚同居生子的情况。但实践中,也有很多女性在同居期间怀孕但又流产的情况出现,此时对女性身体的伤......
·农村医疗保险怎么办理
1、个人申请农村居民携带户口簿、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到户籍所在地村(居)委会提出参加农村医疗保险申请,选择缴费档次,填写《新型农村社会医疗保......
·企业清算的类型有哪些?
1.正常清算和破产清算。正常清算也称公司清算,是指公司除因合并、分立或破产的原因解散外,公司被其他一切原因解散而适用的清算程序。破产清算是指公......
·老赖欠钱不还法院找不着怎么办
老赖欠钱不还法院找不着怎么办搜集对方财产线索后,立即到法院起诉申请财产保全查封对方的财产,主张还款。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