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磊律师
王庆磊律师法律网
26.nj64.com
南京王庆磊律师电话18012961823

江苏省高级人民院量刑指导规则

 量刑指导规则(试行)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



  

    2004年5月9日 的15次会议讨论通过



  

 



  

一、一般原则



  

  第一条 量刑时,应当依照刑法总则规定的量刑原则和刑法分则规定的法定刑以及本规则规定的量刑基准、量刑要素适用规则,决定被告人的刑罚。



  

  第二条 树立正确的量刑观念。量刑时,应当体现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基本刑事政策,坚持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保障刑罚积极功能的充分发挥和刑罚目的的有效实现。



  

    第三条 对被告人所处之刑罚,应与其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相适应。以被告人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作为量刑的基础依据,以被告人的人身危险性作为量刑的调节依据。



  

    第四条 量刑应当实现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均衡。不同时期、不同法院、不同法官之间对案件事实基本相同的被告人作出的量刑结果应当保持基本平衡。



  

      第五条 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必须合法、适度地行使。量刑活动应当实现统一标准的量刑步骤和量刑方法。以公正规范的量刑程序,充分保障量刑结果的公正性。  



  

      第六条  犯罪类型、犯罪事实、情节与最高法院和本院公布的案例基本相同的,量刑时可以参考。



  

      第七条 应当查明影响量刑的一切事实,既要查明犯罪构成的事实,又要查明不影响犯罪构成而足以影响量刑的事实,全面、准确地提取对量刑起作用的事实要素,以此为基础确定刑罚的量。



  

           二、量刑基准



  

  第八条 为防止量刑失衡,应当确立各罪的量刑基准,即对已确定适用一定幅度法定刑的个罪,在排除各种法定和酌定情节的情况下,仅依其一般既遂状态的犯罪构成的基本事实而应判处的刑罚。



  

  第九条 确立量刑基准采用以下方法:



  

  (一)非数额型的一般典型犯罪,以法定刑中段为量刑基准。法定刑幅度为单一有期徒刑的,以该幅度的二分之一为量刑基准,例如,法定刑为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即以五年有期徒刑为该法定刑的量刑基准;法定刑为不同刑种的,则以中间刑种为量刑基准;法定刑仅为两种刑种的,则以两个刑种的结合点为量刑基准。但法定刑为有期徒刑三年以下的,量刑基准为有期徒刑一年;法定刑为有期徒刑五年以下的,量刑基准为有期徒刑二年。  



  

    (二)数额型犯罪,以犯罪数额比对相应的法定刑幅度确定量刑基准。



  

   (三)故意杀人(情节较轻的除外)或绝对确定法定刑的,以死刑或绝对确定的法定刑为量刑基准



  

                     三、量刑要素



  

  第十条 量刑要素是指对量刑起重要作用的事实因素。量刑时,应当在量刑基准基础上,根据各罪的量刑要素,决定被告人应受的刑罚。



  

  第十一条 量刑要素分为法定要素和酌定要素。法定要素系法律明文规定在量刑时必须加以考虑的因素,酌定要素系虽无法律的明文规定,但根据刑事政策和审判实践经验,在量刑时可予酌情考虑的因素。  



  

         第十二条 量刑要素包括社会危害性要素和人身危险性要素两类。社会危害性要素是指由犯罪的客观危害和犯罪人的主观恶性综合体现决定的因素,人身危险性要素是指反映犯罪人再次犯罪可能性的因素。



  

第十三条 法定的量刑要素由刑法总则和分则分别规定。



  

总则规定的量刑要素包括未成年人犯罪、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盲聋哑人犯罪、防卫过当、避险过当、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共同犯罪中的首要分子、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累犯、自首和立功等。



  

分则规定的量刑要素包括分则条文在罪状描述中反映的社会危害程度,如犯罪行为的程度、犯罪的次数、犯罪的数额、犯罪的后果、犯罪对象的个数等。



  

    第十四条  酌定的量刑要素一般包括犯罪对象、犯罪手段、犯罪时间、地点、犯罪动机、起因、犯罪前的一贯表现、犯罪后的态度、退赃和赔偿情况等。



  

  四、量刑要素的适用规则



  

          第十五条  应当依据下列步骤依法量刑:



  

    () 根据所犯罪行和情节选择相应的法定刑幅度;



  

    () 确定该法定刑幅度的量刑基准;



  

    () 根据案件事实,提取量刑要素;



  

    () 定量分析每一量刑要素所影响的刑罚量;



  

    () 综合量刑要素所影响的刑罚量,对量刑基准进行调整,确定最终的刑罚。



  

         第十六条  量刑要素为具有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中两种以上处罚方法的量刑情节的,应当首先确定其处罚方法。



  

    确定量刑情节的处罚方法,要依据全案犯罪的程度和该量刑情节本身的程度,综合考虑后选择。



  

         第十七条  应当定量分析各个量刑要素所影响的刑罚量。定量分析时,要充分考虑全案犯罪的程度和该量刑要素本身的程度。一般情况下,可采用分格刑的方法对量刑要素进行定量分析。



  

         第十八条 分格刑是指在较大幅度的法定刑中,围绕量刑基准,对法定刑作二次分格,将法定刑划分为若干幅度较小的刑格。法定刑为有期徒刑三年以上的,以二年左右为一格;五年以下的,以一年左右为一格;三年以下的,以半年左右为一格;法定刑有不同刑种的,在对有期徒刑进行分格后,再将其他刑种列为一格。



  

    从轻、从重的单个量刑要素所影响的刑罚量,一般情况下为一个刑格。减轻的量刑要素所影响的刑罚量,一般情况下是下一个法定刑幅度上限的一格。特殊情况不受此限。



  

 第十九条 多种量刑要素并存时,逐一定量分析其所影响的刑罚量时,可以遵循下列原则:



  

    ()法定量刑要素影响的刑罚量大于酌定量刑要素;



  

    ()应当型量刑要素影响的刑罚量大于可以型量刑要素;



  

    ()罪中量刑要素影响的刑罚量大于罪前罪后量刑要素;



  

          第二十条 各量刑要素依照本规则确定为影响刑罚量的数量关系后,同为从轻或同为从重的量刑要素可以相加,从重和从轻量刑要素并存的可以相减。量刑要素相加减得出的刑罚量,对量刑基准进行增减调整后,得出的就是最后的刑罚量。



  

         第二十一条 应当减轻量刑要素与从重或从轻量刑要素并存的,应当先予以减轻,再予以从重、从轻。



  

 五、个别刑罚适用原则



  

第二十二条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应当严格对死刑的适用。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第二十三条 对于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犯罪情节较轻,具有悔罪表现,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且已落实考察、帮教措施的,可以适用缓刑。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对符合上述条件的,一般应当适用缓刑。 



  

第二十四条 被告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不得适用缓刑:



  

(一)犯罪造成严重后果或使国家或他人造成重大损失的;



  

(二)毒品犯罪的再犯;



  

(三)犯罪动机、手段等情节恶劣或者将赃款用于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的;



  

(四)犯罪前一贯表现不好,受过刑事处罚或多次受行政处罚的;



  

(五)犯罪后认罪态度、悔罪表现不好的;



  

(六)共同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七)犯罪涉及的财物属于国家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款项和物资,情节严重的;



  

(八)无法落实考察、帮教措施的。



  

第二十五条 对于刑法总则规定的同时具有从轻、减轻和免除处罚情节的被告人,应结合犯罪性质、量刑要素,决定是否对被告人免除处罚。



  

对于不具有刑法总则规定的有免除处罚情节的被告人,但根据刑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认定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一般应同时具有下列情形:



  

(一)所犯罪行轻微,危害不大的;



  

(二)无从重量刑要素的;



  

(三)犯罪行为产生的损失已经挽回,或者积极有效抢救被害人员和受损失财产的;



  

(四)认罪态度较好。



  

第二十六条 对被告人判处财产刑的,应当严格依照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财产刑若干问题的规定 》对被告人并处或单处财产刑。判处财产刑的数额,应当与其所犯罪行和判处的主刑相适应。被告人判处较重主刑的,一般应当相应判处较重的财产刑。但应当体现罪刑相适应的原则,保持刑罚的总体平衡。



  

第二十七条 以下列方法确定罚金的数额:



  

(一)刑法明确规定罚金比例的,按照比例确定罚金的数额。



  

(二)刑法没有规定罚金比例的,应按罪行的轻重确定罚金数额。罚金最低不得少于人民币1000元,未成年人犯罪的罚金最低不得少于500元。



  

(三)有犯罪数额的,按1000元至犯罪数额的二倍判处罚金。



  

(四)犯罪性质特别严重或从重量刑要素居多,有犯罪数额的,按犯罪数额的15倍判处罚金;无犯罪数额的,按法律规定的罚金最低数额的15倍判处罚金。



  

(五)确无经济能力的,可判处相对较少的罚金数额。



  

(六)有数个罚金刑的,按相加的原则并罚。



  

 ()并处罚金的,一般应按上述标准的上限判处。



  

第二十八条 在对被告人单处或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时,既要考虑被告人从重的量刑要素,也应当考虑其从轻、减轻的量刑要素。除主刑为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如被告人具有法定从轻、减轻量刑要素的,对被告人判处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可以相应缩短。



  

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于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判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主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一般可剥夺政治权利三年以上;主刑为十年以下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一般可剥夺政治权利三年以下。



  

                六、量刑平衡机制



  

    第二十九条 建立在共同、规范的量刑标准基础之上的刑罚适用,应当遵守相关量刑平衡机制,保证量刑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一致性,防止刑罚适用的较大偏差。



  

第三十条  合议庭、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时,应当加强对量刑问题的研究,依照本规则确定的量刑规范,讨论决定对被告人的刑罚。 



  

第三十一条 通过二审及审判监督程序的程序性机制保证量刑规则的有效执行,实现审判区域内的量刑平衡。二审、再审法院应当严格掌握量刑标准,原审判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二审、再审法院可以依法改判:



  

(一)超越法定刑的;



  

(二)虽在法定刑幅度内量刑,但过度适用量刑要素而致量刑明显偏重或明显偏轻的;



  

(三)一审法院对足以影响量刑的要素未予认定,二审通过审理后认为应当认定的;



  

(四)二审中发现新的对量刑有重大影响的量刑要素的;



  

(五)二审改变一审认定的事实,导致量刑要素发生改变的。



  

          第三十二条 各级法院应当将量刑指导作为业务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及时总结、分析发回重审、改判案件中有关量刑失衡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落实改进措施,提高量刑工作水平。



  

          第三十三条  本规则如与最高人民法院新的司法解释、规定不一致的,应按最高人民法院新的司法解释、规定执行。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自诉案件按撤诉处理的情形有几种
      自诉案件按撤诉处理的情形有几种一、自诉案件按撤诉处理的情形有哪些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71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于自诉案件进行审查后,按照下......


·我国的土地使用证能否过户?
      我国的土地使用证能否过户?现代社会,随着网络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人民生活的改变影响尤为巨大。所以对各种材料、证明的监管也更为严格。特别是土......


·申诉和再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申诉和再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一、申诉和再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1、提交诉状不同。对于刑事申诉,申诉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刑事申诉状”。对于民事......


·不给抚养费多久可以起诉
      离婚是我们现代生活中很常见的事情,没有子女的夫妻只用进行财产分割,而有子女的夫妻则涉及到孩子抚养权的问题。那如果你已经争取到了孩子的抚养权,......


·新入职没签合同辞职要办理离职手续吗
      一、新入职没签合同辞职要办理离职手续吗?需要依法办理离职手续,提出书面申请,做好交接工作,但随时可以走人,不用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二、个......


·关于医疗纠纷的造成原因
      关于医疗纠纷的造成原因医疗纠纷的问题在当前是比较常见的,由于患者对医生抱有的要求过高和医生方面的没有耐性问题,出现差异后就容易导致医疗纠纷问......


·土地使用权投资入股应该注意哪些?
      土地使用权投资入股应该注意哪些?有些农民朋友们,在使用土地的时候有些模棱两可,尤其是在土地实物投资方面,那么我有必要我们就一起来聊一下土地......


·机动车车险一般买哪些险种
      机动车车险一般买哪些险种?机动车必须购买交强险,其他的商业保险要买哪些险种没有强制规定。机动车驾驶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商业保险类别,比较......


·买卖房屋尚未过户即被查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八条规定:“金钱债权执行中,买受人对登记在被执行人名下的不动产提出异议......


·法院和人社局 工伤认定程序是怎样的?
      法院和人社局工伤认定程序是怎样的?工伤认定是人社局的职权,法院不会作出的。只能撤销不予认定工伤的行政决定,或驳回单位或个人的诉讼请求。1、提......


·收到解除合同告知书应怎么办?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是什么
      在公司和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同时就意味着公司和员工不存在劳动关系了,但因此也将会产生一些法律上的问题,所以有时候就需要公司开具一份解除合同告知......


首 页 | 法律咨询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3 王庆磊律师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热线:18012961823
18012961823
点击这里给王庆磊律师发消息


在线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