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国家赔偿可以口头吗?
一、申请国家赔偿可以口头吗?
申请国家赔偿可以采取口头和书面两种方式。
口头提出申请的,应当记入笔录,并填写《口头申请赔偿登记表》一式四份,由赔偿请求人签名、盖章。
二、申请国家赔偿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1、国家赔偿申请书正本一份,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出副本。书写申请书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申请书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1)申请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2)被申请人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3)赔偿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4)证据和证据来源;
(5)有证人的,载明证人姓名和住所。
2、申请人身份证明材料。申请人是自然人的,提供身份证复印件;申请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的,提供营业执照或者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书;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能提供组织机构代码的,应当提供组织机构被注销的情况说明;
3、委托起诉的,应当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代理人身份证明等相关材料;授权委托书应当明确代理权限。
代理人是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应当提供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公函,以及经核对无异的律师执业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复印件;
代理人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应当提供身份关系证明,以及经核对无异的代理人身份证复印件;
代理人是当事人的工作人员的,应当提供代理人系申请人工作人员的证明,以及经核对无异的代理人身份证复印件;
代理人是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应当提供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有关社会团体的推荐函,以及经核对无异的代理人身份证复印件;
4、与请求相关的证据材料正本一份,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出副本。
5、涉外案件还需要提交的材料参照民事诉讼执行。
我国现行法规定,可以通过口头或者是书面的方式申请得到国家赔偿,这也就回答了申请国家赔偿可以口头吗这个问题。通过不同的方式提起的诉讼,需要准备的材料是不一样的。当地有权的机关在受理案件之后,是需要在限定期限内审结案件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继子女形成抚养关系的条件有哪些
继子女形成抚养关系的条件有哪些继父母子女关系,是子女因生父或生母一方死亡,另一方再婚,或因生父母离婚,一方或双方再婚而形成的关系。生父或......
·如何认定侵害公司名誉权的规定
如何认定侵害公司名誉权的规定一、如何认定侵害公司名誉权的规定1、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违法消费者对生产者、经营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十级伤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7个月本人工资。2、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
·登封非法集资立案标准是什么?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人对金钱的欲望越来越大,这些人会通过各种渠道想方设法的谋取自己的利益,而有些渠道并没有经过国家的认可和授权,例如非法......
·认罪认罚后律师辩护词是怎样规定的
一、认罪认罚后律师辩护词是怎样规定的?刑事案件辩护律师的职责就是提出被告人无罪、罪轻、减轻处罚、免于处罚的辩护意见,在案件审判程序中,被告人......
·一、离婚财产分割无效规定都有哪些?
一、离婚财产分割无效规定都有哪些?1、财产归子女之类的协议很多夫妻在作财产约定时,会考虑日后子女的抚育问题,会约定某一部分的财产归子女所有......
·2023买卖合同注意事项有哪些?
2023买卖合同注意事项有哪些签订买卖合同是日常市场交易中最常见的一种活动,对于合同签订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和条款,我们要慎之又慎,以防合同欺诈,......
·如果单位不续签,需要进行经济补偿。
如果单位不续签,需要进行经济补偿。用人单位提出不续签的,应该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如果劳动者存在《劳动合同法》14条的情......
·办理车辆他项权证费用是多少
自己名下有的合法财产只要是能够和贷款的价值成正比的就都能够依法抵押出去的,并且伴随着现在的机动车也能够申请付款了,所以生活中办理车辆抵押的这......
·检察院建议不批捕让取保候审说明是无罪的吗
一、检察院建议不批捕让取保候审说明是无罪的吗?取保候审并不代表是无罪的,取保候审只是说暂时不需要被关在看守所。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取......
·旅游纠纷法律解释全文内容是什么?
旅游纠纷法律解释全文内容是什么?一、旅游纠纷司法解释全文为正确审理旅游纠纷案件,依法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