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留他人吸毒证据要求具体是怎样的?
一、容留他人吸毒证据要求具体是怎样的?
(一)容留他人吸毒证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物证,比如吸毒工具和毒品;
2、证人证言,被容留吸毒的人的笔录;
3、被告人供述或辩解,嫌疑人的笔录;
4、鉴定意见,就是尿检阳性的意见和毒品的鉴定意见。
5、书证,包括户籍证明(证明案件管辖机关和嫌疑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
(二)《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
证据包括:
1、物证;
2、书证;
3、证人证言;
4、被害人陈述;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6、鉴定意见;
7、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8、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二、证据必须要满足的条件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三、会影响容留他人吸毒罪处罚的因素有哪些?
1、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问明姓名、别名、曾用名、出生年月日、户籍所在地、暂住地、籍贯、出生地、民族、职业、文化程度、家庭情况、社会经历、是否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行政处理等问题,个人有无吸毒史,有无成瘾。
2、容留吸毒时间。应准确到日、时,如不能确定,可固定一时间段后,以特别日期(节假日、生日)为基点综合案发当天的天气等因素进行推算。
3、容留吸毒场所。应问明房间号、室内结构、物品摆设等详细特征。如不确定可尽量说明可确定的附近参照物;
4、容留吸毒的次数,吸食、注射毒品的种类、数量(剂量)、方法、器具等;
5、问明容留他人吸毒的主观犯意,即如何知道吸毒行为并容留的,是否一起吸毒,与吸毒人员是否存在约定,约定的内容,以及容留他人吸毒的目的是什么;问明吸毒人员的基本情况,不认识的应当问明吸毒人员的体貌特征;
6、提供吸毒工具或毒品的时间、地点、提供过程;工具或毒品的来源、放置地点、剩余情况、现在地点,毒资来源或去向;
7、被查获的时间、地点和过程等情况,有否投案自首情况等;
8、犯罪后是否有他人包庇、窝藏;
9、有否其他犯罪事实,有无检举、揭发其他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和线索。
任何人若是遇到被他人要求容留吸毒的情形,若是发现吸毒者有暴力倾向,那么可以暂时的答应让对方留下了,然后选择合适的时机、合适的方式,向当地的司法机关举报。若是在非法容留后,不采取其他的措施,那么容留的行为被发现之后,容留者是会有可能受到刑罚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签订劳动合同应注意的事项
一、有关劳动合同的签订 1、符合双十条件的话,在签订合同时,最应注意的事项是什么? 答:符合双十条件,是......
·孩子的第二监护人是谁?
孩子的第二监护人是谁?法律上监护人并没有区分为第一监护人、第二监护人,作为父母均是监护人,没有第...
·建筑工程质量保险条款有哪些
建筑工程质量保险条款有哪些规定我国对建筑施工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因为它时刻关联着人们的生活出行,如果出现工程质量的现象,相关的施工单位不仅要......
·继承法代写遗嘱生效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继承法代写遗嘱生效的基本条件是什么一、民法典代写遗嘱生效的基本条件是什么?(1)符合遗嘱的一般要求,即1、立遗嘱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
·离婚期间转移变卖财产怎样办?
离婚期间转移变卖财产怎样办?《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规定: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
·民事诉讼要开庭几次?
民事诉讼要开庭几次?在民事诉讼中,民事诉讼活动必须严格参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以保证诉讼的公正性。那么,一般情况下民事诉讼要开庭几次呢......
·离婚房产归子女的做法是否可以?
离婚房产归子女的做法是否可以?父母离婚时双方自愿将共同财产协议归子女所有,这是法律所允许的。根据民法通则第九条的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
·怎么对敲诈勒索罪数额认定
一、怎么对敲诈勒索罪数额认定敲诈勒索罪数额认定标准如下:1、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以2千元至5千元为起点;2、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巨大”......
·一、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一、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哪些?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2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