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刑法对聚众扰乱交通秩序罪立案是怎么规定的?
一、现行刑法对聚众扰乱交通秩序罪立案是怎么规定的?
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并且情节严重的,应当立案:
(一)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
(二)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
(三)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
二、聚众扰乱交通秩序罪的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场所秩序或交通秩序。
公共场所秩序是指保证公众安全地顺利出人、使用公共场所所规定的公共行为规则。公共场所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所列举的主要有: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等。其他公共场所包括礼堂、公共食堂、游泳池、浴池、贸易集市等其他供不特定多数人使用的场所。
公共场所具有公共性的特点,凡为不特定的多数人随时出入、停留、使用的场所,皆可认定为公共场所。所谓交通秩序,是指交通工具与行人在交通线路门安全顺利通行的交通正常状态。它是依靠交通规则维持的,公共场所与交通线路皆具有人员聚集量大、流动量大的特征,如果这种秩序受到破坏,就会出现混乱状态。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聚众扰乱公共场所或交通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聚众是本罪客观方面的重要特征。
所谓聚众,是指聚集众多的人参加,除首要分子外,参加活动的人往往是不确定的,人数可能随时有所增减。聚众扰乱,就是指由首要分子组织、策划、领导、指挥,聚集纠合多人,破坏公共场所秩序,堵塞交通或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至于这种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则可能是多种多样的。
(三)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凡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行为人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或交通秩序的目的,一般是制造事端,给有关机关、部门施加压力,以满足其某些无理要求。
司法机关在处理聚众扰乱交通秩序等的刑事案件时,一般会将犯罪的首要分子、积极参与聚众扰乱活动的积极分子、其他参与者分开,对于前两者,一般会判处相应的刑罚,最后一类参与者,受到的处罚通常是被责令支付罚款、被拘留等。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一、二房东没交房租大房东换锁了怎么办?
一、二房东没交房租大房东换锁了怎么办?一般按照合同约定办理,一方违约的,可以要求承担违约责任,协商不成,起诉解决。这种情况下二房东已经违约,......
·甲方有权随时辞退员工么?
甲方有权随时辞退员工么?一、甲方有权随时辞退员工么?不能随意辞退员工。公司辞退员工要注意:1、试用期内不得随意辞退员工。2、辞退有过错......
·申请再审的条件?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二)原判决、裁定......
·第一继承人是哪些人?
人死后,就需要对其生前合法所有的财产进行继承,如果没有继承人的话,则除开必要的之处,遗产收归国有或集体所有。而要是按照法定方式来继承遗产的话......
·贷款担保的风险有哪些
贷款担保的风险有哪些在为他人贷款提供担保的时候,需要小心了,此时你作为贷款担保人,是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的。那到底贷款担保的风险有哪些呢?具体又......
·四川农村征收土地补偿标准是怎样的?
四川农村征收土地补偿标准是怎样的?在征收土地的时候,普通老百姓都知道需要配合国家的工作,但是同样的,政府也需要进行一些的补偿,这样才能够安......
·法院减免罚金申请书是怎样的
法院在审理案件下达判决结果时,内容中有罚金这一规定的当事人需要按照法院的规定缴纳相应的罚金,如果有不履行者就由法院强制执行,那如果实在是有经......
·行政诉讼特有的法定证据种类?
行政诉讼特有的法定证据种类?律法在现在社会中无处不在,只要在社会体系中就受到法律的约束和保护。很多非从事法律专业的人,对什么可以作为行政诉讼......
·果树地征地补偿标准是多少?
果树地征地补偿标准是多少?征地拆迁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比如拆迁房子、农村果树征地等。而征地拆迁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支持国家的大型工......
·离婚争夺小孩的抚养权该如何做
现实中,有不少夫妻在离婚的时候都会因为小孩的抚养权产生争议,在无法协商一致的情况下,也就只要起诉到法院,由法官依法对小孩的抚养权作出判决。那......
·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怎么认定
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怎么认定一、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怎么认定?1、侵犯了国家关于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传染病防治法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