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区分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
一、怎么区分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
根据时间区分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前者还未着手实施犯罪活动,或者已经着手两者的区别如下:
1、概念不同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而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2、处罚不同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犯罪预备是着手实施前的阶段,而犯罪未遂则是已经着手实施,但是因为其他外界原因没得逞,比如想盗窃因为有人巡逻没偷成,比如想抢劫因为遭到反抗没抢到钱,但是行为实施时已经构成犯罪,只是没有得到财物而已。但如果为盗窃去购买钳子等作案工具,为抢劫去购买枪支、刀具或踩点等显然是在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属于犯罪预备。
《刑法》第22条第1款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二、 犯罪预备的形式是什么?
1、为实施犯罪准备犯罪工具的行为。——犯罪预备行为最常见的形式
所谓犯罪工具,是指犯罪分子进行犯罪活动所用的一切器械物品。其中包括:
(1)用以杀伤被害人或者排除被害人反抗的器械物品,如枪弹、刀棒、毒药、绳索等;
(2)用以破坏、分离犯罪对象物品或者破坏、排除犯罪障碍物的器械物品,如钳剪、刀斧、锯锉、爆炸物等;
(3)专用为达到或逃离犯罪现场或进行犯罪活动的交通工具,如汽车、摩托车等;
(4)用以排除障碍、接近犯罪对象的物品,如爬窗用的梯子或绳索等;
(5)用以掩护犯罪实施或者湮灭罪证的物品,如作案时戴的面罩、作案后灭迹用的化学药品等。犯罪工具本身危害性和复杂性可以反映出预备行为不同的危害程度。
所谓准备犯罪工具,包括制造犯罪工具、寻求犯罪工具及加工犯罪工具使之适合于犯罪的需要。
2、其他为实施犯罪制造条件的行为。这类犯罪预备行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1)为实施犯罪事先调查犯罪场所、时机和被害人行踪
(2)准备实施犯罪的手段,例如为实施入户盗窃而事先练习爬楼入窗技术
(3)排除实施犯罪的障碍
(4)追踪被害人、守候被害人的到来或者进行其他接近被害人、接近犯罪对象物品的行为
(5)出发前往犯罪场所或者诱骗被害人赶赴预定犯罪地点
(6)勾引、集结共同犯罪人,进行犯罪预谋
(7)拟定实施犯罪和犯罪后逃避侦查追踪的计划,等等。
在当代社会,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犯罪状态,所涉及到的处罚的力度也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必须要严格的区分两者。在进行区别的时候要了解到,所发生的时间前者是在犯罪活动没有着手之前,后者已经着手实施犯罪行为。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夫妻十年没在一起算自动离婚吗
夫妻十年没在一起算自动离婚吗一、夫妻十年没在一起算自动离婚吗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离婚只有两种方式:一是协议离婚;二是诉讼离婚。是不存在自......
·滥用管辖权异议有哪些原因?有什么后果?
滥用管辖权异议有哪些原因?有什么后果?在管辖权异议案件中,合同类案件较多。这是因为合同纠纷会牵涉到合同签订地、合同履行地、被告住所地、原告住所......
·城里人可以买农村房吗?
近年来,随着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城市人想在农村觅一处宅院,以便“诗意地栖居”。可是鉴于我国土地制度的特殊性,城里人可以买农村房吗......
·社会保险待遇的具体损失如何计算?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一条的规定,证明社会保险已不能补办,这是请求的前提。根据现有的社保政策......
·刑事裁定书(减、免罚金用)
法院诉讼文书样式38 (××××)×刑×字第××号 罪犯……(写明姓名和案由)一案,已经本院审理终结,于××××年××......
·满足哪些条件可以收养孤儿
满足哪些条件可以收养孤儿满足哪些条件可以收养孤儿收养孤儿的条件:《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生效)第一千零九十八条?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诉讼前离婚并将财产登记在另一方名下会查出吗?
诉讼前离婚并将财产登记在另一方名下会查出吗?会的,对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行为的处理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
·政府机关合同工可以随时辞职吗?
政府机关合同工可以随时辞职吗政府机关合同工并不可以随时辞职,对于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应该提前三十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辞职申请,然后按照公司的......
·立案未交费是否诉讼时效中断?
立案未交费是否诉讼时效中断?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效果。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发生后,已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中断事由存续期间,时效不进行,中断事由......
·一般醉驾半年不开庭合理吗?
一般醉驾半年不开庭合理吗一般醉驾半年不开庭是不合理的。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四条:”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