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不还别人欠钱不还怎么办?
一、一直都不还别人欠钱不还怎么办?
民间借贷的诉讼时效
(一)对于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诉讼时效为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3年,逾期则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的权利。
(二)对于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债务人在约定期限届满后未履行债务而出具没有还款日期的欠款条,应当认定诉讼时效中断,从收到欠款条的第二天开始重新计算诉讼时效(3年)。
(三)对于不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也就是没有写明还款日期的民间借贷,不受诉讼时效规定的限制,但是受最长20年保护期的限制。
(四)对于不定期的民间借贷,如果借款人明确表示拒绝还款的(当然由借款人举证证明其已经明确表示不予还款),则从借款人明确表示拒绝还款之日起适用3年的诉讼时效期间。
二、以诉讼方式解决问题
很多人不愿意打官司的原因是因为觉得那“不光采”,这种观念应当改变,诉讼是一个解除纠纷的一种方式,是穷尽其他办法无法解决的时候的最后一个手段。比如说欠钱不还,怎么要都不还,那还有什么办法解决?只能用诉讼这一手段解决了。那么,怎么以诉讼方式解决欠钱不还这个问题呢?
1.诉前财产保全
诉前财产保全就是将对方的账户、房子、车等财产查封上,防止对方转移财产。这一步并非必须的流程,要结合各案的情况及对方的财产情况,如果欠的钱并不多或是对方有偿还能力,或是实在查不到地方财产,可以省去这一步。但如果可以保全的话,我建议还是保全,
2.起诉
接下来就是立案、庭审、判决了。法定的一审审限是6个月,二审是3个月,一般如果没什么太大意外的话,3-4个月一审就有结果,可能你觉得时间太长了,但是没办法,这是最后一条路。
3.调解
调解是说双方都退一步,把问题解决,一般地,法院会主持双方进行调解,个人建议如果条件差不多,可以接受,最好达成调解,因为将精力牵扯到诉讼中并非是一个明智之举,实实在在拿到钱才是真,不要为小利益而放弃了大利益。
4.执行
如果判决下来了,那么应在判决生效后2年内向法院提起强制执行,让法院直接查对方财不进行执行,如果对方就不执行,在一般地区,可以由法警拘留对方当事人,一般是一年一次,一次15日。
综上所述,没有写明还款日期的民间借贷,没有诉讼时效限制,诉前财产保全,可以有效防止对方转移财产,人民法院判决会,债权人可以提起强制执行的申请。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请求权?
依据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民事诉讼有一定的时效限制,当事人双方在就民事案件提起诉讼的时候,需要特别的注意诉讼时效的问题,如果要是超过了诉讼时效......
·偷越国边境罪犯罪未遂的处罚是什么
偷越国边境罪犯罪未遂的处罚是什么?按照犯罪既遂的标准从轻处罚,偷渡犯罪,是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是继走私军火、毒品、色情行业、赌博之后的第五大国际性......
·信用卡逾期能贷款吗
信用卡逾期能贷款吗中央国家机关住房资金管理中心最新发布,国管公积金新政首次明确信用卡逾期未还款等影响房贷情况。在其2015年11月12日发布的《关于......
·正常情况下不可以,但不排除合同规定范围内:
正常情况下不可以,但不排除合同规定范围内:如果当初签订合同的时候,有明确规定,承租方有提前周期内通知出租方,将不算违约的情况,且承租方也在规......
·民间借贷能构成诈骗吗?
民间借贷通俗的说就是普通人之间的借钱问题,双方可以是普通百姓之间,也可以是普通人和法人之间等等,无论如何借贷就是一种借钱的行为,就像我们平时......
·依法确定监护人的范围及监护职责
依法确定监护人的范围及监护职责监护人,是对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如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保......
·公司辞退丙肝员工是否合法
公司辞退丙肝员工是否合法?不合法,《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
·离婚房子过户给未成年子女费用需要吗?
现在社会的离婚率越来越高,离婚就以为着要分割夫妻的共同财产,而有些夫妻在离婚时选择将两人的不动产过户到孩子的身上,当然这也会包括未成年子女和......
·私募公司法人风险主要有哪些
私募公司法人风险主要有哪些?1、法律和政策风险对于国内私募基金而言,目前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缺乏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使其处于法律和政策的边缘地带......
·如何起诉离婚判离快 ?
离婚在当今社会并不少见,特别是近年来的离婚率愈发的高涨。离婚可选择的途径主要有协议及诉讼,对于难以就子女抚养权或财产分割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的只......
·微信举报诈骗能退钱吗?
微信举报诈骗能退钱吗?被网络诈骗的钱,有可能被追回,需要受害人配合以及相关部门的重视,但通过微信举报,往往难以获得赔偿,建议采用以下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