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轻伤二级处罚标准是怎么样的?
交通事故与交通肇事罪还是有一定的差异的,构成交通肇事罪的一定是交通肇事行为,而并非所有的交通肇事行为都构成交通肇事罪;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只有在因交通事故构成交通肇事罪或者其他犯罪时,才可能存在具体量刑标准,否则就不存在交通事故量刑标准的说法。
二、交通肇事罪是如何确定的?
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此外,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2)无驾驶资格证驾驶机动车辆的;
3)明知是安全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而驾驶的;
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己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5)严重超载驾驶的;
6)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三、交通事故起诉程序是怎么样的?
起诉的程序一般是:以被害人的名义写好起诉状(写清楚被告的名称及住址、要求对方赔偿的具体数额,并写清具体的事实与理由等)、准备被害人的身份证复印件、提供被害人看病的病例、医药费单据、交通费单据、收入证明、医院的诊断证明等证据,将上述材料一式三份(法院一份,肇事司机一份,保险公司一份)交给事发地的法院立案庭,法院受理案件后等待法院的开庭通知就可以了。
另外,如果被害人是在下班途中发生的事故,可以申请工伤认定,如果能被认定为工伤的话,还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等于是可以得到双重的赔偿。
可以将保险公司列为共同被告一起起诉。
综合上面所说的,交通事故而造成对方受伤的,那么就要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如果还因违反了交通法规而发生的事故比较严重的那么还会承担刑事的责任,但只要当事人积级的赔偿,那么也是有减轻刑法的可能性,所以,不同的情况就会作不同的处理。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未签劳动合同如何证明劳动关系?
未签劳动合同如何证明劳动关系?一、如何判断劳动者是否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1、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并用工。2、未订立书面合同但已实际用工。......
·债权转让能否中断诉讼时效?
债权转让本身,并不能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效果。在债权转让的情况下,受让成为债权人的民事主体享有原债权人的权利,包括向债务人提出要求和提起诉......
·我们在生活中也会存在一些非常狗血的事情
我们在生活中也会存在一些非常狗血的事情,比如说因为孩子生病或者住院发现孩子并不是自己亲生的。如果发生了这样的案件,夫妻离婚应该是必然的,关于......
·拖欠抚养费能要利息吗?
一、拖欠抚养费能要利息吗请求支付拖欠抚养费的利息,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与法无据,因此请求支付拖欠利息的要求,难以得到法院的支持。抚......
·网约车出车祸应该由谁担责?
网约车出车祸应该由谁担责?法律对于责任的认定往往秉承着谁侵权谁担责的原则进行处理。网约车作为新型的营运方式,法律对其侵权责任的认定还没有具......
·涉嫌拐卖妇女儿童罪判几年
涉嫌拐卖妇女儿童罪判几年《刑法》第二百四十条拐卖妇女、儿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
·如何确定离婚赔偿金额,离婚损害赔偿是多少
最新婚姻法规定,离婚中无过错方可以要求过错方进行赔偿,那么哪些情况下可以要求进行离婚赔偿呢?而离婚赔偿金额又该如何确定?相信很多人对此都不太了......
·借别人名义领证婚姻是否有效
借别人名义领证婚姻是否有效一、借别人名义领证婚姻是否有效假借他人名义领取结婚证的,结婚证登记的双方不是事实上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从形式上看,......
·法律规定多少分贝为噪音扰民
法律规定多少分贝为噪音扰民?正常居民楼超出昼间55分贝,夜间45分贝算扰民。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
·购房土地使用证是必须要有的吗
购房土地使用证是必须要有的吗?必需有的,真正的商品房是要有五证两书的,着五证是《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民事诉讼反诉的条件和时间是怎么规定的?
民事诉讼反诉的条件和时间是怎么规定的?反诉的条件:(1)反诉只能是本诉被告向本诉原告提起,而不能对原告以外其他人。(2)反诉只能向受理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