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相关精神疾病患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
一、合同法相关精神疾病患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
对于劳动合同法精神疾病是否可以辞退,经鉴定确实丧失劳动能力的, 解除劳动合同并由企业发给相当于本人标准工资3 个月至6 个月的医疗补助费。《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有哪些:
1.用人单位解除合同的条件
(1)当劳动者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直接解除劳动合同,不需向劳动者预告:
①试用不合格,即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②即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企业规章制度;
③给企业造成损害,即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企业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④承担刑事责任,即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2)当劳动者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要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预告劳动者本人:
①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公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工作的;
②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③企业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双方协商不能就变更合同达成此协议的。
(3)用人单位还可以通过裁员的形式解除企业劳动合同,但必须符合这样的条件:
①企业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确需裁员;
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员。
但用人单位应当提前30天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并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
2.劳动者解除合同的条件
(1)一般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预告用人单位;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①在试用期内的,要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
②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③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劳动者存在违法、判刑、企业濒临破产的、生产经营严重困难的、给企业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者的劳动合同。不需要支付劳动赔偿金,其他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根据解除的实际情况进行办理,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医患关系医疗纠纷如何防范?
医患关系医疗纠纷如何防范?近几年,由于媒体的发达,越来越多的医疗纠纷被媒体所报道,因此医患关系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对于医院来说,处理......
·培训合同违约金怎么定?
培训合同违约金怎么定?一、合同期与服务期,该以哪个为准?有签定培训服务协议,约定服务期的,劳动合同需续延至服务期满。双方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一般自首以后会被拘留吗?
一般自首以后会被拘留吗?作案后自首的公安机关一般会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自首也是间接承认了犯罪事实。刑事拘留是一种临时性措施。拘......
·房屋他项权证执行作用是什么?
房屋他项权证是房屋所有者进行房屋抵押的一种凭证,在房屋他项权证生效的时期内,为维护债权人的利益,房屋所有者不得将该房屋进行交易买卖。您在日常......
·企业清算中净资产分配顺序
有约定依约定,无约定或约定不明的按出资比例进行分配。清算组在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应当制定清算方案,并报股东会、股东大会......
·男方无抚养能力孩子怎么办?
男方无抚养能力孩子怎么办?协议优先:一方监护另一方提供抚养费,无论有没有能力都必须尽义务(除非一方承诺独立监护扶养)。灵活选择:前提是找到合乎......
·民法总则关于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有哪些
民法总则关于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有哪些在案件诉讼阶段,除了一些特定情况下,诉讼一般不会无缘无故的进行中止。因为案件进入到庭审阶段以后,案件的......
·刑事自诉案件有哪几种?
刑事自诉案件有哪几种自诉案件,公诉案件的对称。即自诉人提起诉讼的案件。中国的自诉案件是告诉才处理的以及其他不需要进行侦查的轻微刑事案件,如一......
·取保候审到期之后应该如何处理
取保候审到期之后应该如何处理取保候审也是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的,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在违法,就会被取消取保候审。当然没有违法的事情,就直接......
·租赁合同到期了怎么办?
租赁合同到期了怎么办?(一)出租人和承租人重新签房屋租赁合同。根据《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第十条的规定,房屋租赁期限届满,租赁合同终止。承租......
·什么情况下,使用国旗做微信头像可能涉嫌违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二十条规定:“国旗及其图案不得用作商标、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和商业广告,不得用于私人丧事活动等不适宜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