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合同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一、网络合同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网络合同是符合法律规定的,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以及其他形式。该法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这是国家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了数据电文是有效的书面形式之一。
合同订立须经过要约与承诺的过程。《民法典》对于要约及承诺的生效采取到达生效的原则。采取数据电文形式订立的合同,其要约生效时间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则视为到达时间,即要约生效的时间;
二是收件人未指定特定系统的,则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视为到达时间,即要约生效时间。承诺生效时间的确定与上述要约生效时间的确定相同。
因此,通过互联网签订的合同,只要依法成立、同时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该合同即具有法律效力。
二、民法典规定是什么?
1、网上订立的合同,系采用电子交换数据形式订立的合同,只要合同经要约人发出要约,并经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受要约人未对要约作出实质性变更的情形下,在承诺到达要约人时,合同依法成立,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2、民法典11条规定,书面形式的合同包括合同书、信件、电子交换数据(包括电报、传真、电传、电子邮件、数据电文)等可以有形表明所载内容的形式。
3、民法典13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采用要约和承诺的方式。
4、民法典14条规定,要约是希望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符合下列规定:
A、意思表达真实。B、表示一经受要约人的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的约束。
5、民法典15条规定,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寄送的价格表、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为要约邀请。
要约邀请符合要约形式的视为要约。
6、民法典16条规定。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
采用数据电文形式发出的要约,收件人指定特定的系统接收该数据电文,收件人未指定特定系统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收件人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视为达到时间。
7、民法典17条规定,要约可以撤回,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
网络签约现在在我们国家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行为,因为很多的人员他们在外面时间可能地点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在网络签约非常的重要和快捷,在此种状况之下的话,网络签约的合同的效力也是必须要得到承认的,这样才能够让大家放心的来在网络上进行签约。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新婚姻法离婚债务认定是怎样的
民法典离婚债务认定是怎样的根据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夫妻共同债务主要有:1、为抚养教育子女、赡养老人所负的债务;2、夫妻共同生活期间的正常支出,如......
·丈夫服刑多久可以自动离婚
丈夫服刑多久可以自动离婚?无论服刑多久都不能自动离婚,我国没有自动离婚的规定,与服刑人员离婚也分为两种情况,即协议离婚和起诉离婚。虽然这跟普通......
·离婚给予赔偿情况包括什么
离婚给予赔偿情况包括什么所谓离婚损害赔偿,是指婚姻关系的当事人一方出于过错侵犯了对方因配偶关系而产生之权利并导致婚姻关系破裂,在离婚时,过错......
·工伤事故的发生肯定需要工伤鉴定程序
工伤事故的发生肯定需要工伤鉴定程序,那么,一级工伤伤残鉴定标准2018具体有哪些,标准的制定是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进行的,对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转载注明出处算侵权吗?
转载注明出处算侵权吗?一、转载注明出处算侵权吗?转载注明出处是否算侵权行为看实际用途。如果没有商业营利目的,并且注明出处,不损害作者名誉、......
·如何认定道路交通责任
如何认定道路交通责任一、如何认定道路交通责任我国现行的交通事故责任共分五类,即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和无责任。(1)全部责任......
·刚刚购买的新车是否对于新车有必要买划痕险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关于划痕险的了解不是很多,甚至关于购买了新车有必要买划痕险这一问题很是矛盾。下面就由我们为您整理有关内容,希望您在看了我们......
·究竟什么是夫妻的共同债务
什么是夫妻的共同债务夫妻共同债务是指为满足夫妻共同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夫妻共同债务主要是基于夫妻家庭共同生活的需要,以及对共有财产的管理、使......
·离婚后变更抚养权的方式有几种离婚后
离婚后变更抚养权的方式有几种离婚后,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可以变更子女抚养关系。依照法律规定,子女抚养权的变更方式有以下两种方式:(一)可以......
·如何防止夫妻隐匿共同财产?
如何防止夫妻隐匿共同财产?分清财产性质。性质不同,归属不同。《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收益;知识产权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