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相关规定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如何进行辞职
劳动者按此规定辞职就是合法的,并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时间一到可以离职。如用人单位因此扣发工资,劳动者可向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不收费),再要回工资就是了。
为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劳动合同应约定明确的期限。在实践中,确实有一些职工在工作中表现消极,经常违反企业规章和劳动纪律但情节又够不上劳动法规定的解除劳动关系情形,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解除劳动关系就要支付经济补偿金,而不解除劳动关系又给企业造成损失。
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如职工不胜任工作),企业虽有权解除劳动合同,但要支付经济补偿金。而劳动合同到期终止,企业并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国有企业除外)。因此,如果约定明确的劳动合同期限(不宜太长),企业就有相当的主动权,可以避免承担因辞退引发的赔偿责任。
劳动合同应尽量详细地约定双方的义务。约定双方义务的益处既在于保证双方按照合同严格履行职责,防止出现违约情况;也在于一方违约时,能够有明确的处罚依据。
对于企业来讲,在劳动合同中,应明确职工的工作岗位及其具体职责,并明确对于该岗位工作的具体要求。这样,员工有违反职责的行为,就有明确的处理依据。
对于辞职是员工个人的决定和行为,工作单位无权进行相关的干涉和阻拦,只要员工在提前30天将辞职报告交予相关人力部门,实习期提起3天提起辞职,用人单位不得强制将员工进行留下,员工如果未提前30天进行辞职,企业可以不批。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注册资本多与少的区别是什么?
注册资本多与少的区别是什么?认缴数额越大承担责任越大。注册资本数额越大,并不能说明公司实力越强、信用越好。公司认缴的出资金额及出资期限将通过“......
·变更监护人流程是怎样的
变更监护人流程是怎样的一、变更监护人流程是怎样的1、变更监护人的程序:其次,需要有人提起变更孩子监护人的诉讼请求,这包括孩子生父母,长期......
·办理准生证去哪里办理?
办理准生证去哪里办理?步骤一: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应当到女方工作单位(无工作单位的到户籍所在地居民、村民委员会)领取《生育服务证》。步骤二:填写夫......
·房屋他项权证的法律/作用是什么?
房屋他项权证的内涵是指购房者获得房产的使用证书,房屋他项权证由法律部门统一发放,只有获得者才拥有使用权。其他附属的亲人没有经过拥有者的允许是......
·一年病假超过多久就没有年假
一年病假超过多久就没有年假年休假,指法律规定的劳动者工作满一定的工作年限后,每年享有的保留工作带薪连续休假。年休假包括基本年休假和补加年休假......
·行政处罚法决定书出错了应该怎么办?
行政处罚法决定书出错了应该怎么办?在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的决定之后,需要向行政相对人送达一个行政处罚决定书。但是偶尔这个决定书,可能会出现......
·根据我国的新婚姻法32条的相关解释是怎样的?
您都清楚的是,婚姻法是规定夫妻双方婚姻关系的一部法律。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最新的婚姻法全文内容比较复杂,需要您了解的事物也比较多,但是一般普......
·嫖娼拘留会留案底吗 嫖娼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虽然我国一再的禁止有卖淫嫖娼行为,但在现实生活中,仍有人不遵守法律规定,公然进行嫖娼卖淫活动,其中甚至还有国家公职人员参与。而因为嫖娼被抓的......
·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法律规定是什么?
对于很多上班族来说,都盼着在国庆长假好好休息一下。可是有的工厂在假期也是不停工的,会安排职工加班。按照规定,工厂要支付给职工加班工资,像国庆......
·没钱没证据打官司怎么办
没有证据而诉讼的话,是需要承担很大的诉讼风险的。法院审理案件,依据的是案件事实和法律的规定,而证据就是证明案件事实的。在当事人就其诉讼请求提......
·父亲再婚,第一继承人是谁
父亲再婚,第一继承人是谁一、父亲再婚,第一继承人是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