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停工补偿误工费的计算标准是什么?
根据相关规定: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若劳动者没有提供正常劳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二、时间计算
1、非持续性的误工
这种误工的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
2、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
这种误工的时间从受到伤害耽搁工作之日计算至定残之日的前一天。
3、受害人因伤害死亡的
从侵权行为开始计算,至受害人死亡之时止(或有的因受害人死亡不计算误工费,因死亡赔偿金已补偿预期收入)。
三、包含项目
1、误工费包括:工资、资金、津贴、课酬等。
2、误工费包含全日制工作收入和兼职工作收入。
3、须以“实际减少”的收入赔偿依据(差额赔偿原则)。
如:受害人为某些单位人员时,其因受伤而误工时,单位并不一定会扣发部分或全部收入。
4、受害人为企业经营者时不包括其所丧失的企业经营利益损失。
因为企业经营利益并非单纯企业经营者劳动所创造,其还包括资金、设备、组织管理、知识产权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企业经营者在其不能工作的时间内雇佣与自己具有相同能力的人管理企业或财产的费用则应作误工费予以赔偿。
四、证据需要
证明误工费数额的证据方面,一个是收入状况证据,一个是误工时间的证据。
收入状况证据内容可以包括:
1、具体的收入水平数据;
2、没有固定收入的可以提供一段时间(前三年)收入状况证明;
3、没有固定收入的还可以提供所从事行业的证明材料。
误工时间的证据内容包括:
1、 正常情况下,根据医疗机构的医嘱。即医疗机构应当签发医嘱,提出休息时间、需要营养和护理的时间建议;
2、工作单位可出具受伤人员误工时间的证明;
3、可申请司法鉴定机构对误工期长短进行鉴定,凭鉴定文书确定误工时间
我国劳动者的各项权益都会受到劳动法的保护,其中就规定了双方确定了劳动关系后,是需要签订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如果在劳动合同期内,用人单位出现了停工等情况后,是需要按照规定的工资金额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如果双方有任何的争议也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来解决。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窝藏嫌疑人量刑标准有哪些
当自己的亲人犯罪时,大多人可能会有清晰的认识,但是也有人因为情感的左右而忽视法律窝藏他人,那么,窝藏嫌疑人量刑标准有哪些,这些标准对于当事人......
·食品加工公司注册条件是什么?
一、食品加工公司注册条件是什么?1、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根据《公司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有2人以上200人以下为发起人,其......
·继父母子女关系能解除吗
继父母子女关系是基于自己的亲生父母再次结婚的行为而成立的,那么实践中是否可以解除继父母子女关系呢?曾经有很多人都咨询过我们这样的问题,下面就......
·死刑辩护词的内容有哪些?
死刑辩护词的内容有哪些?一、死刑辩护词的内容有哪些?死刑辩护词的内容有包括根据事实和法律所提出有利于被告人的材料和意见,部分地或全部地对控......
·去法院离婚准备材料有哪些
去法院离婚,其实也就是打离婚官司。此时无论是哪一方,要想获得有利的判决,那么就要事先准备好相应的材料。那么您知道去法院离婚准备材料有哪些吗?......
·网上购物疑是假货向哪一级工商投诉
网上购物疑是假货应该向网络交易平台所在地工商部门投诉或举报。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违法行为由发生违法行为的经营者住所所在地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
·一、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的司法精神病鉴定可以做吗?
一、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的司法精神病鉴定可以做吗?是可以做的;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遗有外伤性精神障碍的,至少可以评定为九级伤残。但是这个精......
·国家赔偿第三人怎么规定的
有一句话在我国流传至今,就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句话对当今社会来说已经不适用了,但是这句话所体现的执法精神却被很好的继承了下来。如在国家机......
·逾期付款违约金最高上限?
逾期付款违约金最高上限?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方面需要签订合同,合同履行期间如果有一方违约是需要支付违约金的,那么逾期付款违约金最高......
·破产清算不够支付清算费用如何处理
破产清算不够支付清算费用如何处理一、破产清算不够支付清算费用如何处理?债务人财产不足以支付破产费用时破产财产应如何处置。很明显,破产财产不足......
·如何判断贪污罪的既遂?贪污罪的未遂如何判定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