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商标抢注判定标准是什么?
一、国外商标抢注判定标准是什么?
1、他人商标在系争商标申请日之前已经在先使用并有一定影响;
2、系争商标与他人商标相同或者近似;
3、系争商标所指定的商品/服务与他人商标所使用的商品/服务原则上相同或者类似;
4、系争商标申请人采取了不正当手段。
在先使用并有一定影响商标的所有人或者利害关系人依据《商标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对系争商标提出无效宣告的,应自系争商标核准注册之日起五年内提出。
二、商标抢注中证实商标影响力的证据是什么?
证明商标具有一定影响,可以提供下列证据材料:
1、该商标最早使用时间和持续使用情况等相关资料;
2、该商标所标示的商品/服务的合同、发票、提货单、银行进帐单、进出口凭据等;
3、该商标所标示的商品/服务的销售区域范围、销售量、销售渠道、方式、市场份额等相关资料;
4、该商标所有人在广播、电影、电视、报纸、期刊、网络、户外等媒体发布的商业广告、宣传资料及上述媒体中所有涉及到该商标的评论、报道、宣传等资料;
5、该商标所标示的商品/服务参加展览会、博览会、拍卖等商业活动的相关资料;
6、该商标的获奖等商誉资料;
7、其他可以证明该商标有一定影响的资料。
三、哪些材料能够证实商标抢注行为是不正当的?
1、商标申请人与在先使用人曾有贸易往来或合作关系;
2、商标申请人与在先商标使用人共处相同地域或者双方商品/服务有相同的销售渠道和地域范围;
3、商标申请人与在先使用人曾发生过其他纠纷,可知晓在先使用人商标;
4、商标申请人与在先使用人曾有内部人员往来关系;
5、商标申请人具有以牟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利用在先使用人有一定影响商标的声誉和影响力进行误导宣传,胁迫在先使用人与其进行贸易合作,向在先使用人或者他人索要高额转让费、许可使用费或者侵权赔偿金等行为;
6、他人商标具有较强独创性,系争商标与之高度近似;
7、其他可以认定为不正当手段的情形。
综上所述,现在我国企业在国外发展的很多,在国外竞争的时候,得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并保护好自己的商标以免被抢注。对商标抢注的判定,应该把握几个方面,从客观表现上有不正当注册商标的行为,主观上是故意的,出于盈利目的。其后果导致商标使用人的利益受损。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关于刻假章判刑可以缓刑吗?
一、关于刻假章判刑可以缓刑吗关于刻假章只要符合缓刑条件的,可以适用缓刑。具体情况需要司法机关依据事实和法律进行确定。二、缓刑缓刑,全称暂缓量......
·非婚抚养权公证书可以撤销吗
非婚抚养权公证书可以撤销吗?公证书可以通一定的法定程序并满足法定条件方可撤销,但只能是“公证书的内容违法或者与事实不符的”才能予以撤销,在具有......
·谁有权解除合同?
谁有权解除合同?一、合同当事人有权解除合同关于合同解除权的行使主体,首先,应当是合同当事人,而非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员。对此,无论是从原《经......
·国有土地使用证院子为黑线存在的那些问题?
国有土地使用证院子为黑线存在的那些问题?现在新买的房子一般都是有土地证和房产证的,像以前的老房子一般没有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的,不过很多老房子......
·砌体工程质量问题怎么解决?
一个工程包括很多子工程,比如砌体工程、防水工程、水电工程等。施工方在各个阶段都应该精心施工,杜绝工程出现质量问题。那么,砌体工程质量问题怎么......
·增加股东股东决议怎么写?
增加股东股东决议怎么写?一、增加股东股东决议怎么写?增加新股东的股东会决议地点:在本公司办公室性质:临时股东会议参加会议人员:原股东......
·抢注知名35类商标会有什么后果?
抢注知名35类商标会有什么后果?抢注知名35类商标会出现的后果有:如果原商标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是可能被原商标所有者追讨进行起诉的;如果商标的注册请......
·诈骗多少钱才会被刑事拘留
三千元以上可以刑事拘留。《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
·公诉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一、公诉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被告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出生地、身份证号码、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工作单位及职务、住址......
·刑事案件开庭后多长时间宣判
法院对一些刑事案件进行开庭审理后,我们对宣判结果比较关注。但是,宣判结果要在开庭之后的一段时间。那么,刑事案件开庭后多长时间宣判呢?一般来说,......
·一、不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仲裁时效是多久?
一、不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仲裁时效是多久?不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仲裁时效是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