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酒驾交通事故一死一伤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酒驾事故致一死一伤的量刑标准是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即可定交通肇事罪:
1、 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 、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 、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注意,此处的30万元以上的数额,不是指事故本身造成的财产损失数额,而是指行为人无力赔偿的数额。按此标准,财产直接损失数额不到30万元,或者损失虽远远超过 30万元但赔偿后不足30万元的,都不构成本罪;
4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下列情形之一的:
(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5)严重超载驾驶的;
(6)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二、交通肇事逃逸八种的情形是哪些?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强行离开现场的。
任何的意外事故都不会给我们留有喘息的机会,可能在自己还没有反应过来的瞬间就已经发生了自己想象不到的交通事故。一死一伤的酒驾肇事当然算是情况比较严重的,可是在过往的案例当中,酒驾肇事有一次性造成八至九个人死亡的这种恶性后果,驾驶员的服刑也换不回这些逝去的生命。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民事案件证人出庭作证规定是什么
民事案件证人出庭作证规定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72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当事人以外的单位或者......
·买卖不破租赁租赁收益归谁
买卖不破租赁租赁收益归谁买卖不破租赁租金一般是给新房东,因为实际上房屋所有人已经变更,债权人也发生了变更。《合同法》第229条规定,租赁物在......
·浙江省医疗纠纷赔偿标准
浙江省医疗纠纷赔偿标准一、浙江省医疗纠纷赔偿标准(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
·国家工作人员判缓刑开除公职吗
对于国家工作人员来讲才会说有公职在身,而现实中即使作为国家工作人员也是有可能触犯《刑法》,然后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不过要是此时同时被判缓刑......
·无过错想离婚财产怎么分?
无过错想离婚财产怎么分?一、无过错想离婚财产怎么分离婚时双方均无过错,分割共同财产的方式:过错方在分割财产时要对另一方进行赔偿,而在分割......
·夫妻一方所欠债务是否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所欠债务是否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夫妻一方所欠债务是否属于夫妻共同债务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判断,根据《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第......
·合同的不安抗辩权怎样履行?
合同,不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工作中都非常常见,是当事双方表示意见一致的协议,对当事双方会产生相对应的权利和法律约束,不安抗辩权就是其中一种。那......
·如果代驾违章谁负责任?
如果代驾违章谁负责任?现在社会上,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因此,很多人为了避免酒后驾车或者在其他不能开车的情况下危险驾驶,选择请人代......
·一、电动车摔伤是交通事故吗?
一、电动车摔伤是交通事故吗?1、电动车摔伤不一定是交通事故,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五项的规定:“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
·劳动者法律援助是什么呢?
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这时双方就产生了劳动关系,劳动关系一旦成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就不能以任何理由随意解除劳动关系,当用人单位与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