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调解离婚的步骤有哪些
一、法院调解离婚的步骤有哪些
人民法院针对离婚案件的不同性质,将采取不同的调解步骤:
1、一般离婚案件
一般离婚案件是指审判人员在调解开始和结束时,均认为原、被告符合或不符合离婚的法定条件,审判人员只做和好调解或离婚调解的离婚案件。
对于一般的离婚案件,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1)调解动员阶段。
调解动员即审判人员向双方当事人讲解有关的法律规定,针对当事人的认识水平和当事人态度进行教育疏导,动员双方通过协商解决纠纷。
(2)协商调停阶段。
双方当事人交换意见,审判人员或协助调解的人员居间调停。
(3)调解结束阶段。
当事人就离婚或不离婚达成协议(达成离婚协议的还必须在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和子女的抚养义务的分担问题等方面同时达成协议),审判人员将协议的内容如实记入笔录,经双方当事人认可后签字盖章,调解即告成立。
在调解未能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审判人员应当根据具体情况作出不同的处理:一是如果是开庭调解不成的,审判人员在宣布调解结束的同时,应当告知人下次调解的时间或下次审判的时间。二是如果是开庭审判中经调解仍达不成协议的,审判人员则可以宣布调解结束,直接理入下一个审判阶段,审判人员还可以当庭宣判,或者是告知当事人宣判的具体时间。
2、复杂离婚案件
复杂的离婚案件,是指审判人员在调解前对原、被告是否符合法定离婚条件难于一时作出判断的案件。对这种离婚案件的调解分为:
(1)进行以夫妻和好为内容的调解。如果经过调解动员、协商调停两个阶段后,当事人双方仍不能调解和好,并且审判人员在以夫妻和好为内容的调解过程中,发现原、被告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符合法定的离婚标准,应当准予离婚。
(2)审判人员接下来应开始进行以离婚为内容的调解,再重新按调解动员、协商调停。结束调解的步骤依次进行。
二、 协议离婚和调解离婚有什么区别?
1、协议离婚是指男女双方自愿解除婚姻关系,并就离婚的相关法律问题达成协议,经民政局婚姻登记机关认可后使婚姻关系归于消灭的离婚方式。
2、法院调解离婚是诉讼离婚方式。可由一方作为原告到法院起诉,立案后,及时与法院民事审判庭联系,因双方对离婚相关事宜已达成合意,可以走速裁程序。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达到在较短时间内离婚的目的,并且法院的调解书具有法律强制力。
法官在对离婚案件宣判之前,必须要先进行调解,这是相关法律中明确规定的。而进行调解肯定有一定的步骤,上文中已经为您讲解了法院调解离婚的具体步骤,各位不妨参考了解一下。具体对离婚案件进行调解的,可能出现三种不同的结果。包括调解和好、调解离婚、以及调解失败。在调解失败的情况下,就只能由法官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判决了。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能不能抵扣刑期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能不能抵扣刑期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采取监视居住的,监视居住期间不能折抵刑期;但是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应当折抵刑期。根据《......
·劳动合同法试用期辞职有什么法律后果?
我国的《劳动合同法》规定员工入职,企业可以约定试用期,并对试用期的时间有着详细的规定,需要注意的是,员工入职需要先与企业签订劳务合同,试用期......
·公司房屋租赁合同范文?
公司在租赁房屋时需要与房东签署房屋租赁合同,这是最基本的常识。但许多人对于租赁合同的格式以及注意事项并不了解,往往随意签订,造成纠纷。这里的......
·第三人撤销权之诉适用的规定有哪些
第三人撤销权之诉适用的规定有哪些?第三人撤销权是我国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修改后的新制度,因为现在的诉讼中有很多虚假诉讼,第三人撤销权之诉可以更好......
·什么情况下可以构成重婚罪
什么情况下可以构成重婚罪《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中对重婚罪的规定是,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属于重婚罪,处二年以下有......
·走私电子产品如何定罪量刑
要看走私电子产品的金额,走私电子产品,偷逃应缴税额在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中“偷逃度应缴税额较大”(有期徒刑3年以下或拘役)......
·调岗调薪的合法程序是什么?
调岗调薪的合法程序是什么调岗调薪的合法程序主要是:1、人力资源部门要提前确认给员工降薪降职前等需要进行协商变更的内容,主要包括:制定工资变更的......
·公司法入股需要手续有哪些
公司法入股需要手续有哪些当公司运作资金出现问题、公司需要增资或合股人之间出现了问题时,公司发起人会想办法让新股东以不同投资方式加入,以此来......
·一、根据法律规定编外工作可以随时辞职吗?
一、根据法律规定编外工作可以随时辞职吗?根据法律规定编外工作不可以随时辞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