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外人提出诉讼财产保全异议的时间有规定吗?
一、案外人提出诉讼财产保全异议的时间有规定吗?
目前,暂无案外人提出诉讼财产保全异议的时间规定,但是案外人提出诉讼保全,应该在知道自己权利受侵害后及时提出,并且需要在诉讼过程未结束前。
二、法律依据:
案外人不服人民法院的财产保全裁定,其可以采取的法律救济进路,尽管法律依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当事人对保全或者先予执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的规定,有现已废止的1992年7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1992民事诉讼法意见”)第110条“对当事人不服财产保全、先予执行裁定提出的复议申请,人民法院应及时审查。裁定正确的,通知驳回当事人的申请;裁定不当的,作出新的裁定变更或者撤销原裁定”的规定,还有2015年2月4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2015民事诉讼法解释”)第一百七十二条“利害关系人对保全或者先予执行的裁定不服申请复议的,由作出裁定的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处理”的规定。从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的规定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3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行政案件中作出的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裁定,由审理案件的审判庭负责执行”的规定来看,既然财产保全裁定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而属于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裁定,那么对其执行当然属于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的对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裁定的执行,属于执行程序中执行的范畴,只不过负责执行的机构是审理案件的审判庭而已。目前,暂无案外人提出诉讼财产保全异议的时间规定,但是案外人提出诉讼保全,应该在知道自己权利受侵害后及时提出,并且需要在诉讼过程未结束前。在诉讼案件中,财产保全是一种维护自身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当遇到特殊情况时,请及时采取法律的手段来保障自身的权益,本章对案外人提出诉讼财产保全异议的时间有规定吗相关问题做出解答,希望能帮助到您,如需要更深入的法律援助,可以找更加专业的律师。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专利侵权的构成要件?
专利侵权的构成要件有哪些是否构成专利侵权,需要做出相应的认定,要是不满足规定的构成要件,那此时也不能认定为侵犯专利权。而对于专利侵权的构成......
·一、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法律地位有什么区别?
一、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法律地位有什么区别?1、主体不同。就业协议的主体是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其中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不言而喻,学校......
·董事会决议应该怎样写以及范本是怎样的?
董事会决议应该怎样写以及范本是怎样的?在实际中,当公司有事项需要审议的时候,就可以召开董事会会议。然后,按照相应的法律或规定的章程表决进行决......
·职工被迫辞职情情形有哪些
职工被迫辞职情情形有哪些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的规定,公司存在以下违法行为,员工可以“被迫辞职”:1、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
·公司口头辞退员工有效吗?
公司口头辞退员工有效吗?用人单位口头辞退的,不具有法律效力。劳动者应当继续上班直至出具书面解除合同证明,避免用人单位以口说无凭按旷工处理,难以......
·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下列情况下
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下列情况下,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且有权取得经济补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
·离婚对方不付孩子抚养费怎么办
本来离婚的时候说的好好的,一方直接抚养孩子,而另一方支付抚养费。但真正解除了婚姻关系之后,对方就反悔了不按照之前约定好的履行,不愿意支付孩子......
·产品缺陷举证责任的分配是怎么规定的
产品缺陷举证责任的分配是怎么规定的产品缺陷主要是因为产品在制造、销售的时候,因为产品本身存在的问题,给销售者带来了一定的损失。作为消费者来......
·加班期间死亡如何申请工伤认定
加班期间死亡如何申请工伤认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
·现如今
现如今,车子已经是家庭必需品,不论是出行还是假期游行,都是非常方便的。因此,很多人早早就考取了机动车驾驶证,但对道路行驶的相关规定掌握不够,......
·抢夺武器装备罪判多久,该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为了使人民的权益得到保障,我国现行法律明确规定,只有特定由职权的主体才能持有枪支,普通公民持有或者抢劫枪支的行为是违法的,会受到相应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