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
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二、夫妻共同债务
1、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原则上按照夫妻共同债务处理。
2、如果一方有证据,证据足以证明夫妻双方没有共同举债的合意和该债务没有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则该债务可以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债务。
三、抚养权:
第一,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父母双方协议两周岁以下子女随父方生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可予准许。
第二,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
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于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
5)父方与母方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同,双方均要求子女与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单独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或外孙子女的,可作为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的优先条件予以考虑。
第三,如果子女是已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父母双方对于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时,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在有利于保护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双方协议轮流抚养子女的,可予准许。父母离婚后,子女随哪方生活,一般是根据;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原则来决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第三款规定:;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利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以上就是“离婚房子如何分配孩子如何分配?”的具体回答,简而言之就是了,在离婚的时候所有的财产无论是房产还是车子都是要看是婚前还是婚后购买;孩子的抚养权的判定就是以是否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如果情况过于复杂,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处理。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一、普遍雇佣童工的处理方式是怎么样的?
一、普遍雇佣童工的处理方式是怎么样的?普遍雇佣童工的处理方式是由劳动保障部门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在使用有毒物品的......
·夫妻没感情该不该离婚?
夫妻没感情该不该离婚?根据双方协商或者起诉判决来处理,离婚是夫妻双方通过协议或诉讼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终止夫妻间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行为。按照我国......
·承包地合同未到期想毁约承担违约责任吗
承包地合同未到期想毁约承担违约责任吗需要承担违约责任,除了方式有很多种。1、 继续履行,又称强制履行,指在违约方不履行合同时,由法院强制违约方......
·诈骗罪谅解后如何判刑
被害人的谅解书对犯罪嫌疑人量刑的影响巨大。诈骗案件,是公诉刑事案件,被害人是否谅解犯罪嫌疑人,都不影响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检察院审查案件资料后......
·如何对诈骗罪非法占有认定?
按照刑法规定,以非法占用为目的,骗取公私财产,金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的时候,首先要看当事人的行为是否出自非法占用,这是诈......
·关于劳动合同书样本
其实不管是您刚进公司和企业作为试用期还是已经是一名老员工了,劳动合同书是必须要签订的,因为劳动合同书样本是作为各位劳动者朋友们维护合法权益的......
·一、有小孩一定是重婚罪吗?
一、有小孩一定是重婚罪吗?未婚有小孩不一定会构成重婚罪的,例如男女双方未婚的,在未婚的情况下生小孩,是属于非婚生子,是违法但不是犯罪的,未婚生......
·民法总则监护人的职责包括哪些?
民法总则监护人的职责包括哪些?随着《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颁布,《民法总则》将废止。监护人是指对被监护人进行监督与管理的人。未成年人......
·民事法庭审判程序是什么?
近年来,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正在逐步的增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民事纠纷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是,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很多人只知道要打官司,要通过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