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遗弃家庭成员
家庭成员间的遗弃,指家庭成员中负有赡养、扶养、抚养义务的成员对需要赡养、扶养和抚养的成员不履行其应尽义务的违法行为。此处“需要赡养、抚养和抚养的成员”是指家庭中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这里“没有独立生活能力”,是指不具备或丧失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而需要其他家庭成员给予供养,或虽有一定的经济收入但生活不能自理而需要其他家庭成员照顾的情况。这里的“赡养、扶养、抚养”不仅指物质上的供养,还包括生活上的帮助、照料以及精神上的抚慰。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老人的精神赡养日益显得重要。遗弃行为的受害人往往是家庭中的老弱病病残者和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这就使得遗弃行为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婚姻法禁止家庭成员间的遗弃,明确规定遗弃行为的受害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支付扶养费、抚养费、赡养费的判决;遗弃家庭成员构成犯罪的,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自诉;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二、遗弃家庭成员如何赔偿
我国《婚姻法》关于“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的规定是保障妇女、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的必要措施。虐待,是指故意折磨、摧残家庭成员,使其在肉体上或精神上蒙受侵害。虐待可能表现为积极的、作为的形式,也可能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的形式;如打骂、恐吓、限制人身自由、不给饭吃、不给衣穿、患病不给治疗等。遗弃,是指负有抚养、赡养、扶养义务的一方,对需要抚养、赡养、扶养的另一方拒不履行义务。遗弃是以不作为的形式出现的,应该履行义务而不履行,致使被遗弃人的权益受到侵害。对虐待和遗弃家庭成员的人,应当予以严肃的批评教育,责令其改正错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例如,对拒付抚养费、赡养费等情况可到人民法院告诉,判决强制执行。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构成犯罪的,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家是心灵的港湾,任何一个家庭成员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不要随便遗弃家庭成员,让自己的家更加温暖,完整,和睦。这里,已是遗弃家庭成员要求赔偿,法律上如何规定这个问题的全部解答。如果有更多的法律疑问,可以咨询相关法律网站。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疫情期间辞退员工赔偿标准是怎么样的
疫情期间辞退员工赔偿标准是怎么样的?如果是公司不续签劳动合同,应当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计算经济补偿金,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支付......
·没有构成伤残交强险赔偿范围是什么?
没有构成伤残交强险赔偿范围是什么没有构成伤残交强险赔偿范围主要是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能否要求保险公司在交强险中的“死亡伤残赔偿限额”内予以......
·身份让证异地补办手续是怎样的?
身份证是居民证明身份的重要证件,在办理很多事情的时候都用得上。如今流动人口众多,他们在外地将身份证丢了以后,就要补办。根据2017年的最新政策,......
·离婚起诉要多久才能判决
离婚案件法院一般会在六个月内审结(特殊情况可为十五个月),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期限为三个月。不服一审法院判决上诉的,一般会在三个月内审结(特......
·没有登记结婚彩礼返还吗?
一、没有登记结婚彩礼返还吗?没有办理登记结婚的情况下可以要求退回彩礼,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规......
·债务转让协议生效条件有哪些
债务转让协议生效条件有哪些由于债务的转移可能会损害债权人的债权,因此法律对债务转让的条件做了严格的规定,具体包括以下条件:(一)须有有效债务存......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量刑标准是什么?
在现代社会,我国刑法中规定的众多犯罪行为中,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对于这种行为,要根据情节是否严重进行追诉,但是很多人......
·婚内出轨离婚没有抚养权吗
离婚大战时,孩子的归属往往成了焦点。双方都想争取到孩子的抚养权,那么如果有一方是婚内出轨离婚没有抚养权吗?答案是否定的。夫妻双方对孩子的抚养权......
·企业恶意辞退员工的情形是什么?
企业恶意辞退员工的情形是什么一、企业恶意辞退员工的情形是什么根据《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是指如下情形:......
·最新的股权投资合作协议书模板参考
股权投资合作协议范本
最新的股权投资合作协议书模板参考股权投资合作协议范本甲方:住址:身份证号:乙方:住址:身份证号:丙方:住址:身份证号:......
·合同违约金计算方法是什么?
合同违约金计算方法是什么一、合同违约金计算方法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