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对未成年的儿童合法权益进行相应的保护
一般来说年满18周岁才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但是我国法律还规定,年满16周岁以自己的劳动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此,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应查验劳动者是否年满16周岁,否则可能会因使用童工而被罚。禁止使用童工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做法,我国也明确禁止使用童工。童工是指未满16周岁的劳动者。《劳动法》第94条和《禁止使用童工规定》中规定,单位擅自使用童工属于违法行为,需要承担如下法律责任:
(一)用人单位使用童工的,有劳动保障部门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在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场所使用童工的,按照国务院制定的《使用有毒物品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的罚款幅度,或者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从重处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并应当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需交通、食宿费用全部由用人单位承担。
(二)用人单位使用童工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之日起,逾期仍不将童工送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从责令限期改正之日起,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10000元罚款的标准处罚,并由工商行政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或者由民政部门撤销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用人单位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由有关单位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三)童工患病或者受伤的,用人单位应当负责送到医疗机构治疗,并负担治疗期间的全部医疗和生活费用。
(四)童工伤残或者死亡的,用人单位由工商行政部门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或者由民政部门撤销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用人单位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由有关单位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用人单位还应当一次性地对伤残的童工、死亡童工的直系亲属给予赔偿,赔偿金额按照国家工商保险的有关规定计算。
(五)拐骗童工,强迫童工劳动,使用童工从事高空、井下、放射性、高毒、易燃易爆以及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使用不满14周岁的童工,或者造成童工死亡或者严重伤残的,依照《刑法》关于拐卖儿童罪、强迫劳动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雇童工的企业会受到哪些处罚,我国对这类企业进行相应的罚款。如造成和类人群的人身伤害的,我国对其营业执照进行吊销外,还将对这类人的相关刑事责任予以追究,保障我国的劳动用工市场不雇佣童工,对这类人进行相应的保护。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一、试用期内是不是可以随时辞职?
一、试用期内是不是可以随时辞职?不可以,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
·重庆公证夫妻财产流程是怎样的?
重庆公证夫妻财产流程是怎样的?在办理婚前财产公证时,需要准备证明财产属于自己的证据及相关证件。具体的婚期财产公证的流程如下:1、当事人要准备个......
·公司要给员工缴纳住房公积金吗?
公司要给员工缴纳住房公积金吗?一、公司要给员工缴纳住房公积金吗?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单位录用职工的,应当自录用之日起30日......
·有俩个孩子离婚怎么判?
孩子的抚养权问题一直是离婚存在争议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夫妻双方只有一个孩子可以想见争议会更大,法院在判决时要综合双方的情况谨慎判决,如果离婚......
·买卖合同造成损失诉讼举证的方式是什么?
买卖合同造成损失诉讼举证的方式是什么?一、买卖合同造成损失诉讼举证的方式是什么?买卖合同造成损失诉讼举证的方式一般是自己来进行举证。根......
·赡养义务从何时开始,赡养费标准是怎样的?
成年子女并且有经济能力的话,是需要对父母履行赡养义务的。那么您知道赡养义务一般是从何时开始的吗?而对父母的赡养费标准又是怎样的呢?请跟随我们......
·准备离婚房子过户给孩子合适吗?
准备离婚房子过户给孩子合适吗?离婚的话,房子是可以过户给孩子的,这是属于赠与。离婚财产分割申请再审的条件1、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
·一、死亡保险赔偿金是遗产吗?
一、死亡保险赔偿金是遗产吗?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投保人如果指定了受益人的,死亡赔偿金不作为遗产分配,如果没有指定受益人的,可以作为遗产分配......
·变更合同内容重新签订新合同有必要吗?
变更合同内容重新签订新合同有必要吗?变更合同内容重新签订新合同有必要吗?无论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内容变更,还是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合作协议......
·虚假入职的后果: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
虚假入职的后果: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6条及《劳动法》第18条,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