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抢注商标提出无效是否可以
一、对方抢注商标提出无效是否可以?
可以的。
1、对尚未注册成功的商标,可以提出异议。
如果发现您的商标被他人抢先注册,但抢注者的申请尚未获得批准,可以通过提出异议的方法进行救济。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申请商标应当先由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进行初步审查,通过审查的进入公告期,公告时间为3个月。在这3个月内,符合条件的主体可以提出商标异议。那些被抢注商标的创业公司可以在这3个月的时间里,通过专业的商标代理机构准备证据材料,向商标局提出商标异议。
2、已经注册成功的商标,可以申请无效宣告。
如果被抢注的商标已经过了3个月的公告期获得核准注册了,此时公司可以依据《商标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请求国家工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商标法》对无效宣告申请有5年的时间限制,即如果某件商标获得注册时间超过5年,就不能以被抢注为由申请无效宣告了(驰名商标不受此时间限制)。对商评委的裁决,如果有任何一方不服,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二、商标权的价值特征包括哪些?
1、专有性
商标权的专有性又称为独占性或垄断性,是指注册商标所有人对其注册商标享有专有使用权,其他任何单位及个人非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不得使用该注册商标。
2、时间性
商标权的时间性也称法定时间性,是指商标权为一种有期限的权利,在有效期限内才受法律保护,超过有效期限,商标权即终止,不再受法律保护。
3、地域性
商标权具有严格的地域性,这是由商标权的国内法性质所决定的。
4、转让性
商标权作为一种产权,由商标注册人按一定条件可以实施产权转让或使用许可。
三、商标权的取得有哪些方式?
1、原始取得
商标权的原始取得,也称为商标权的直接取得,是指商标权由创设而来,其产生并非基于他人既存之商标权,也不以他的意志为根据。
2、继受取得
商标权的继受取得,也称为商标权的传来取得,是指以他人既存的商标权及他人意志为基础而取得商标权。
商标被抢注以后,并不是只能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无效宣告申请,其实也能考虑私下和对方协商,如果抢注者一方确实符合抢注的行为,也可以考虑对商标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问题协商令双方都满意的价格。如若对方抢注却又根本不承认,那商标注册局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也无法直接宣告无效。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用礼品行贿上级的判罚标准是什么?
一、用礼品行贿上级的判罚标准是什么?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条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
·人身损害诉讼时效是多久
人身损害诉讼时效是多久,索赔要注意什么一、人身损害诉讼时效是多久《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按照一般......
·划拨土地使用年限
划拨土地使用年限很多人拥有了划拨土地却不是十分的清楚划拨土地使用年限。在这里就有的我们从划拨土地出发介绍一下,什么是划拨土地、划拨土地获得的......
·刮大风高空坠物责任赔偿问题有哪些?
高空坠物导致人员伤亡这些现象我们并不希望发生,但是由于天气原因导致的高空坠物的责任应该如何界定?所以我们就提出了刮大风高空坠物责任赔偿问题有......
·法院对逃税罪既遂如何裁判?
法院对逃税罪既遂如何裁判?法院对逃税罪既遂量刑时需要参考以下法律规定: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
·什么是姓名权,包括哪些权利
什么是姓名权,包括哪些权利一、什么是姓名权?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变更自己的姓名并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一种人格权利。姓名权保护......
·申请信息公开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
申请信息公开收费标准是怎样的?知情权是每位公民的权力,故而公民对于政府信息有知情的权力。也就是说如果政府的信息公开内容中未包含与公民切身利......
·房子继承过户怎么办理?
房子继承过户怎么办理?一、房子继承过户怎么办理?1、到被继承人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注销户籍,办理死亡证明。2、到区或市公证处(原外销商品房到......
·婚后债务 离婚后需要承担吗
婚后债务离婚后需要承担吗?婚后债务离婚后需要承担吗如果是夫妻共同债务,妻子需要承担还款责任。如果是丈夫的个人债务,妻子无需承担还款责任。......
·车祸伤残赔偿金怎么举证
车祸伤残赔偿金怎么举证一、车祸伤残赔偿金怎么举证伤残赔偿金实际是对受害人因伤构成残疾而导致的收入上的损失的赔偿。要确定残疾赔偿金首先要由有资......
·台风致死谁承担责任呢?
一、大风导致招牌脱离砸死人谁承担责任?《民法通则》第126条规定: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