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章被拍照算侵犯肖像权吗
一、违章被拍照算侵犯肖像权吗
不算,侵犯肖像权是指以营利为目的,未经本人同意,擅自使用公民的肖像,这里没有用于营利,不属于侵犯肖像权。肖像权是自然人所享有的对自己的肖像上所体现的人格利益为内容的一种人格权。肖像权包括公民有权拥有自己的肖像,拥有对肖像的制作专有权和使用专有权,公民有权禁止他人非法使用自己的肖像权或对肖像权进行损害、玷污。
二、侵犯肖像权的构成要件
1、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由此可见,构成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通常应具备两个要件:一是未经本人同意;二是以营利为目的。
2、常见的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主要是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做商业广告、商品装潢、书刊封面及印刷挂历等。
3、对于侵犯肖像权行为,受害人可自力制止,例如请求交出所拍胶卷,除去公开陈列肖像等,也可以依法请求加害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影响或赔偿损失等。赔偿损失请求权,不以财产损害为要件。
4、其他法律和司法解释对侵犯肖像权也作出一些相应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39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未经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作广告、商标、装饰橱窗等,应当认定为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除此之外,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也属于侵害肖像权的行为。
三、侵犯肖像权如何确定赔偿标准
侵犯肖像权的损失一般为精神赔偿。最高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六) 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综上所述,侵犯肖像权的行为是对人权的一种损害,将公民的肖像在未经本人同意的情况下用作盈利目的是构成侵犯肖像权的法律要件,在构成侵犯肖像权的情况下当事人有权请求赔偿,我国法律对于侵犯肖像权的赔偿标准也有明确的规定。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疫情防控期间如发现哄抬物价怎么处理
疫情防控期间如发现哄抬物价怎么处理发现商家在疫情期间哄抬物价的可以到当地工商局投诉,疫情期间哄抬物价的处罚是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
·离婚后对子女探望权如何行使?
离婚后对子女探望权如何行使?现如今,离婚的人群数量不断增加,离婚涉及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离婚不仅要处理财产分割问题,还要处理好孩子的未来的抚养......
·我国公司法上的公司资本制度采取的特点有哪些
针对我国的国情,为了经济更好的发展,我国一直在不断修正各种法律法规。其中因为《公司法》的不断改革,我们国家的公司资本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下有了极......
·非法集资案件怎样执行?
作为普遍会涉及较大数目金额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非法集资极易造成广大人民群众的个人财产损失。那么我国制定了哪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处理这一犯罪......
·一、买卖不破租赁的例外先买后租的规定是什么?
一、买卖不破租赁的例外先买后租的规定是什么?买卖不破租赁的例外先买后租的规定是《合同法》第229条规定租赁物在租赁期间发生所有权变动的,不影响......
·刑事报案能中断行政诉讼时效吗?
一、刑事报案能中断行政诉讼时效吗?刑事报案不能中断行政诉讼时效,《行政诉讼法》及其《解释》对行政诉讼适用时效中断作出的排斥性规定,阐明行政......
·违法附随义务的规定是什么?
违法附随义务的规定是什么?违法附随义务的规定是需要为此而支付违约金,违反附随义务可能会被要求支付经济赔偿金,违反附随义务的法律后果有:违反合同......
·南京离婚官司多少钱?
婚姻对于人们来说是神圣而庄严的,但是由于夫妻双方组建家庭的原因和各自的生活背景各不相同,离婚也是十分常见的。离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协议离婚,......
·侵犯知识产权罪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侵犯知识产权罪量刑标准是怎样的《刑法》第二编分则、第三章、第七节 侵犯知识产权罪第二百一十三条 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
·新婚姻法过错方离婚会净身出户吗?
民法典过错方离婚会净身出户吗?并不一定会净身出户,法律并没有这条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婚姻一方错误导致的离婚,过错方少分或不分夫妻共同财产......
·盗伐林木罪的林木都有哪些
盗伐林木罪的林木都有哪些林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规定的森林及其他林木,包括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等。不属于《森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