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普通员工离职半年二次入职的规定
企业普通员工离职半年二次入职的规定
一、普通职工能二次入职吗
二次入职是可以的,只要符合用工的规范即可,同时也得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
二、员工二次入职是否有试用期
劳动者辞职的,又重新入职的,如果用人单位以前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且约定试用期的,劳动者再次入职,用人单位是不能与劳动者再次约定试用期的。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试用期的期限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确定。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不满3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不满三年的,不得超过2个月;三年以上的,不得超过6个月。双方约定的试用期期限只需不违反法律规定即可。
劳动者试用期需解除劳动合同的,可提前3日书面告知用人单位,注意保存已递交的证据(邮寄、录音录像等),到期后即可解除劳动合同。
三、二次入职是否需要再次签署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中强调的是“连续签订两次”,中间不能有间断。即与同一位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又签订劳动合同,将不能适用劳动合同法“员工与企业连续签订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如果员工提出续签企业应该与其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
而且员工在解除劳动关系后又重新入职,必须再签订劳动合同。
四、《劳动合同法》对二次入职试用期的规定
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与试用期相同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知道,二次入职是可以的,但是必须符合企业的管理规定和劳动法的基本要求。只要企业和个人之间协商一致,离职半年二次入职也是可行的。但是我们要提醒您的是,二次入职,由于其特殊性,要更加谨慎和小心才是。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的内容有哪些
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的内容有哪些企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参加者,对于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政府有管理和服务的职能,为了促进企业的公......
·公司拖欠工资到哪里投诉
公司拖欠工资到哪里投诉一、公司拖欠工资到哪里投诉1、劳动局2、劳动仲裁委二、公司拖欠工资怎么办用工单位在与劳动者签订了劳动合同之后,......
·企业员工入职需要什么?
有些人也许已经混迹职场多年,有些人也许才刚毕业走向社会,另外有些人也许不满意现在的工作,渴望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特别是那......
·怎么进行股权转让,有哪些方法?
怎么进行股权转让,有哪些方法?一、怎么进行股权转让1、法律对股权转让有哪些限制?根据公司类型的不同,法律对股权的转让有不同的限制。就有限......
·在我国物业高空坠物检查什么
我国的法律当中虽然没有明确规定物业公司需要对高空坠物承担法律责任,但同时也要求物业公司在发生高空坠物有人受伤的这种情形之下,需要积极配合公检......
·设立人的遗嘱继承需公证吗
设立人的遗嘱继承需公证吗不需要。一般来说,公证与否并不是遗嘱生效的法定强制条件。因此,即使是未经公证的遗嘱,只要符合《民法典》与《民法典》等......
·一、离婚后财产分割多久生效?
一、离婚后财产分割多久生效?我国法律在离婚方面规定了离婚有两种途径:一是登记离婚,二是诉讼离婚。登记离婚是自愿离婚的男女双方按照法律规定解除婚......
·劳动关系的移转的流程会是什么
现如今的事业单位,想要进入公司上班都是要签约劳动合同的,一旦签订了这份劳动合同就不能做出违背劳动合同上的条例了,这样会涉及到了劳动关系。如果......
·一、离婚后夫妻共同财产和抚养费可以互相代吗?
一、离婚后夫妻共同财产和抚养费可以互相代吗?离婚后夫妻共同财产和抚养费理论上是不可以互相取代的。离婚时夫妻需要针对共同财产或者个人财产进行分割......
·夫妻离婚抚养费怎么付 离婚抚养费要怎么给
一、夫妻离婚抚养费怎么付抚养费包括教育、生活、医疗等费用,夫妻双方原则上各承担50%,但由于孩子随夫妻一方生活,所以表现出来就是对方支付抚养费的......
·一、没有立遗嘱房产如何继承?
一、没有立遗嘱房产如何继承?按照法定继承,根据《继承法》第十条的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