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盗窃罪的条件有哪些
一、构成盗窃罪的条件有哪些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窃取的行为。 构成盗窃罪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2、行为人实施了秘密窃取的行为。秘密窃取,就是行为人采用不易被财物所有人、保管人或者其他人发现的方法,将公私财物非法占有的行为。如溜门撬锁、挖洞跳墙、潜入他人室内窃取财物;在公共场所掏兜割包等。秘密窃取是盗窃罪的重要特征,也是区别其他侵犯财产罪的主要标志。
3、盗窃的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应当指出的是,这次修订刑法将“多次盗窃”增加规定为构成盗窃罪的重要条件。这主要是打击扒窃分子而规定的。由于扒窃分子流动性大,不易被抓获,又具有一定反侦查能力,一经抓获,往往只能认定现场查获的数额,而对其以往作案数额的交待,也难以查证的特点而规定的。
根据这一规定,只要多次盗窃,无论数额大小都构成犯罪。
二、犯盗窃罪会判几年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因犯盗窃罪,依法判处罚金刑的,应当在1000元以上盗窃数额的2倍以下判处罚金;没有盗窃数额或者盗窃数额无法计算的,应当在1000元以上100000万元以下判处罚金。
在医院盗窃救命钱,从重处罚
对于盗窃公私财物虽达到“数额较大”标准,但行为人认罪、悔罪,退赃、退赔,并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被害人谅解及其他轻微情节的,可以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对于不构成犯罪而确有处罚必要的,由有关部门予以行政处罚。
偷拿家庭成员或者近亲属的财物,获得谅解的,一般可不认为是犯罪;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酌情从宽。
盗窃数额的计算关系到罪与非罪,以及罪重与罪轻的认定,十分重要,但是很多行为人盗窃后,为了销赃方便,都是将赃物贱价销售。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时,也不清楚自己的犯罪数额是如何计算的,是否存在问题,更不会针对犯罪数额进行辩护。涉嫌盗窃罪的,可以聘请专业刑事辩护律师进行辩护,律师熟知司法机关处理盗窃案件的程序,会全面审查案件的证据情况、犯罪嫌疑人的自首立功表现、司法程序是否正当,为嫌疑人进行最有力的辩护。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共同犯罪自首的认定
正确认定共同犯罪人的自首,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共同犯罪人“自己的犯罪事实”的范围。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各种共同犯罪人自首时所要交代的“自己的犯罪......
·房子卖了土地使用权还会是自己的吗?
房子卖了土地使用权还会是自己的吗?房子卖了土地使用权还是我的怎么办?不可能是自己的;土地使用权(LandUseRights)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
·公司法人代表和监视有什么区别
公司法人代表和监视有什么区别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关,对外不能代表公司。而法定代表人代表企业法人的利益,按照法人的意志行使法人权利。法定代表人......
·新婚姻法 婚后共同财产的认定是怎么规定的
有些夫妻在离婚以后,对于财产分割的要求实际上是非常的不合理的。因为您一定要知道,离婚的时候财产分割的部分,仅仅是针对婚后共同财产的,所以如果......
·人保划痕险多少
人保划痕险多少钱,如何理赔?对于有车族来说,成本费用高不说,停车位也是很难寻找的,所以更多车主选择了占道停车。但是下班经常会发现自己的车被人......
·买卖房子的合同能毁约吗
买卖房子的合同能毁约吗一、买卖房子的合同能毁约吗可以。签了房屋买卖合同后,买方想违约,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
·哪些二手房买卖有风险
哪些二手房买卖有风险1、产权不明确的物权法第六条、第九条规定,不动产物权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依照法律规定登记,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
·律师可以代书并见证遗嘱吗?
律师可以代书并见证遗嘱吗?律师可以做代书人,律师代书的律师见证遗嘱,实际就是代书遗嘱。目前,律师见证遗嘱在我国法律上还是一个空白,并无具体操作......
·出车祸了疫情期间误工费护理费算吗
要的,护理费包括住院期间的护理费和出院后的护理费。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护理人数、护理期限和护理级别等要素综合确定。护理人员有收入的......
·赠与合同的赠与人有哪些法律义务
赠与合同的赠与人有哪些法律义务一、赠与人的义务主要有如下1、移转赠与标的物的义务。赠与合同以使赠与财产的权利归于受赠人为直接目的,赠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