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女员工降薪可以吗 哺乳假的相关法律规定有哪些
,用人单位应当为有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女职工安排每天不少于一小时哺乳时间;女职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一个婴儿每天增加一小时哺乳时间。女职工比较多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女职工的需要设立哺乳室。机场、车站、码头、大型商场等公共场所应当设置母婴室,并配备相应的设施,为哺乳提供便利条件。3、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九条规定:有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女职工,其所在单位应当在每班劳动时间内给予其两次哺乳(含人工喂养)时间,每次三十分钟。多胞胎生育的,每多哺乳一个婴儿,每次哺乳时间增加三十分钟。女职工每班劳动时间内的两次哺乳时间,可以合并使用。哺乳时间和在本单位内哺乳往返途中的时间,算作劳动时间。
注意,哺乳时间从孩子出生之日起计算,而不是从产假结束后计算。4、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在女职工哺乳期,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即用人单位不能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也不能在企业重整、生产经营困难、技术革新等情况下解除。同时,如果劳动合同期满,但是哺乳期未结束,也不能终止劳动合同。
但是,企业可以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如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而且,不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企业不用进行经济补偿。三、哺乳假的时长哺乳假一年(宝宝出生后一年计算),可以享受每天两次0.5小时的哺乳时间,可以合并为1小时。提前一小时下班或晚上班1小时(哺乳假含人工喂养)。1、哺乳时间:对抚育未满周岁婴儿的女职工,在每班工时内应给予两次哺乳时间(包括人工喂养),每次哺乳时间单胎为30分钟。也可将两次哺乳时间合并使用。双生以上者的哺乳时间,按单胎哺乳时间相应成倍增加。哺乳时间及途中往返时间应扣除劳动定额,工资照发。2、婴儿满周岁后,确诊为体弱儿,可适当延长哺乳期,但最多不超过六个月。3、确诊患有更年期综合症的女职工,症状较重,每月可给予公假休息1-2天。4、女教师产假正值寒暑假期间,其寒暑假休假时间可以顺延(国家教委教人[1992]8号)。5、实行劳动合同制的女职工,在合同期未满的情况下,不能以怀孕、生育、哺乳为由,解除其劳动合同。6、男女双方均晚婚晚育的,男方可享受5-7天的护理假。哺乳期的女员工,用人单位不得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和降薪,这是违法行为,除法律规定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而且女员工要合理计算自己的哺乳假,这也是法律允许请假。如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我们建议登录网站咨询专业律师。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审查起诉阶段是犯罪嫌疑人还是被告人
审查起诉阶段是犯罪嫌疑人还是被告人?审查起诉阶段是犯罪嫌疑人,此时并没有决定审查起诉,所以不能够叫做被告。审查起诉阶段也只是被告人,而不是罪犯,......
·一、交通事故立案提交的材料?
一、交通事故立案提交的材料有哪些1、民事起诉状必须要用黑色签笔字签本人的姓名加公章。通常起诉司机、车主、保险公司,三个被告交四份起诉状,证......
·当事人行使不安抗辩权的要求有哪些
当事人行使不安抗辩权的要求有哪些?我国法律制定很严谨,考虑到制定合同的两方当事人或企业之间签订合同时可能互相有债务关系,设置了不安抗辩权,......
·家庭财产支出分配比例有哪些?
家庭财产支出分配比例有哪些?根据世界权威金融分析机构标准普尔公司推出的家庭资产配置10%的现金用于日常开支;20%的现金用于保险保障;30%的现金用于购......
·内部行政行为?
内部行政行为有哪些一、内部行政行为有哪些1、行政征收行政征收是指行政机关根据法律的规定,无偿和强制地取得相对人财物的具体行政行为。2、......
·代通知金违法解除赔偿金是否可以同时获得?
代通知金违法解除赔偿金是否可以同时获得?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合同,支付赔偿金的,不需要支付代通知金。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在劳动者无法定过错的情......
·公司法定代表人更改需要的材料有哪些
一、公司法定代表人更改需要的材料有哪些?1、营业执照正副本原件;2、新旧法人身份证复印件;3、公章;4、新法人的一寸照片两张、简历一份、......
·擦挂肇事逃逸怎么处罚,交通肇事逃逸的后果
擦挂肇事逃逸怎么处罚,交通肇事逃逸的后果很多车主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了不承担责任,第一时间选择开车逃跑,这是不正确的行为。特别是擦挂肇事,这是......
·帮老板打工做犯罪的事有罪吗
如果确有证据证明老板构成犯罪的,同时雇佣者是明知老板犯罪而提供帮助的,应该构成共同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法律依据:《刑法》第二十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