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的误工费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当事人产生的误工费,这不属于社保的赔偿范围的。
误工费,是指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遭受人身损害的受害人需要接受诊治以恢复健康,以及当事人的相关亲属需要参加交通事故的处理,无法正常参加工作或者从事日常的经营活动,因此而造成经济收入的减少,由负有责任的一方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该项减少的收入给予的赔偿。误工费的发生与交通事故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是事故责任人的责任之一,自然应当予以赔偿。
二、保险公司赔偿误工费的标准是什么?
关于受伤期间保险公司赔付误工费的问题,有很多消费者反映具体的证明和办理流程比较复杂。保险业内专家表示,在受伤期间如果相关人员的工资没有停发,一般而言保险公司是不赔误工费的。在遇到上述情况时,当事人应该与保险公司和所在单位进行积极沟通,看哪种方式更有利于自己。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三、误工费证明
1、提供证明收入状况的证据
(一)《收入证明》
有固定收入的,由用人单位提供受害人最近一年的工资表和营业执照副本的复印件,并加盖单位公章。
内容包括受害人在单位的工作时间、职务和最近一年平均的月工资。
(二)《收入状况证明》
没有固定收入的可以提供一段时间(前三年)收入状况证明。
内容包括从事的行业、工作所在地、工作内容,并提供相关政府部门出具的证明文件。
2、提供证明误工时间的证据
(一)《病历》或者《出院小结》。
正常情况下,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病历或者出院小结。
内容包括即医疗机提出的建议休息时间、需要加强营养、需要专人护理的建议。
(二)《误工证明》
所在的工作单位可出具受伤人员误工时间的证明,并加盖单位公章。
(三)《误工期司法鉴定书》
即关于误工时间的司法鉴定文书。可申请司法鉴定机构对误工期长短进行鉴定,凭鉴定文书确定误工时间。
您在这里所说的社会保险,如果是其他的商业保险类别的话可能还会赔偿误工费,但是受国家法律政策所保护的五险一金,可是不需要也根本就不会产生所谓的误工费的。对别人的误工费有赔偿义务的这些群体,想让保险公司分摊赔偿,也得看自己购买的到底是什么保险了!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不小心泄露公司机密判刑吗
不小心泄露公司机密判刑吗一、不小心泄露公司机密判刑吗如果泄露商业秘密造成权利人损失较重的,根据具体情况,就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了。按照法律......
·民事责任的中止事由有哪些?
民事责任的中止事由有哪些?在民事诉讼中,诉讼中止的情形主要有六种,在《民事诉讼法》第150条中有明确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条有下列情形之......
·诈骗罪是不是自诉刑事案件
诈骗罪是不是自诉刑事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
·兄弟去世后兄弟的遗产由谁继承
兄弟去世后兄弟的遗产由谁继承一、兄弟去世后兄弟的遗产由谁继承?《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
·监视居住后能不能缓刑?
监视居住后能不能缓刑?一、监视居住后能不能缓刑要看具体罪名、情节,缓刑的条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 【适用条件】对于被判......
·在试用期离职后公司拖欠工资怎么办
试用期离职后公司拖欠工资怎么办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拖欠试用期职工工资的,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申请劳动仲裁等的方式解决争议,要回拖......
·一、现在农村离婚财产怎么分?
一、现在农村离婚财产怎么分?(1)夫妻共同财产,一般应均等分割。也就是说,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均等分割;根据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和财产的来源等情......
·合同期限
合同期限本合同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其中试用期为月(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二、工作内容乙方同意按甲方生产(工......
·董事会与股东大会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董事会与股东大会的关系是怎么样的?一、董事会与股东大会的关系是怎么样的?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在职权上的关系是:二者都行使公司所拥有的全部职权......
·涉外法律文书的送达
涉外法律文书的送达方式:1.依照受送达人所在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中规定的方式送达;2.通过外交途径送达;3.对具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