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害商业信誉罪怎么认定
一、损害商业信誉罪怎么认定
损害商业信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损害商业信誉的行为与正常的舆论监督的界限就是媒体在报道中有没有故意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
本罪与非罪的界限
1、首先应当严格划清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的界限
实践中经常发生一些消费者通过正常渠道反映生产、经营者的商品有假冒伪劣的情况;或者新闻媒体对一些商业信誉、商品声誉差的生产、经营者予以公开披露、曝光的,对于这类正当批评,即使揭露的事实中有部分出入,但是,由于其基本事实的属实,上述公开披露、曝光的行为应当属于合法行为,应予以支持和保护。其次应当严格划清违法与犯罪的界限,在审判实践中,要以损害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罪的构成要件为标准认定罪与非罪,对于那些确实具有损害商誉性质的行为,应当鉴别其危害程度,如果确系情节显著轻微,损害后果不大的,可依照本法第13条规定不认为是犯罪。
2、“重大损失”和“其他严重情节”的认定
“重大损失”和“其他严重情节”是损害本罪的“量”的规定,属于该罪犯罪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涉用至罪与非罪的界限问题。所谓“重大损失”,应当指侵害人实施的损害行为,造成他人商誉贬值,进而使他人蒙受重大经济损失。在认定这一侵害结果时,首先要确认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之行为负刑事责任。其次,要准确地界定损失范围,确定损失是否为重大。所谓损失的范围,可以考虑以下几方面:(1)客户退货损失;(2)滞销压库损失;(3)为正名所进行宣传耗费的损失。 (4)预期利益和停产期间的损失。所谓“其他严重情节”,应当是指除上述给被害人造成重大损失以外的各种综合性评判指标,一般要包括侵害人主观方面恶性的深浅,行为次数的多少、行为方式恶劣与否、社会影响大小、有无同种劣迹等等,应当在实践中加以摸索、待成熟后作比明确司法解释为宜。
二、与诽谤罪的区别
在认定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时,应当划清与诽膀罪的界限。本法第246条规定,诽谤罪是指捏造并散布某种事实,损害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该两种罪在主观方面、客观方面、主体方面都有十分相似之处。二者的区别最主要体现在侵犯的客体不同:前者是通过“诽谤”的方式侵犯竞争对方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进而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后者则是通过诽谤侵害公民的人格。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侵害人的诽谤行为针对企业负责人或者经营者本人的,就应当具体分析行为的特征和侵害人的主观方面特征,来确定罪名。侵害人如果以排挤竞争为目的,捏造并散布虚伪的事实,但同时指向商业信用主体和其负责人个人的,应当认定为本罪。如果侵害人为发泄个人不满,蓄意贬低企业负责人个人的,应当认定为诽谤罪。如果一行为既贬低企业又贬低个人的,应以想像竞合原则处理。如果是数行为既触犯诽谤罪又触犯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之数客体,则应数罪并罚。
上述就是对损害商业信誉罪认定的介绍,同时还为您区分了一下此罪与诽谤罪之间的区别,希望可以帮助各位更加准确的认定此罪。既然构成了犯罪,那理所应当就要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具体该如何处罚损害商业信誉罪呢?你可以到我们网站进行具体了解。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起诉房产中介流程有哪些?
起诉房产中介流程有哪些?起诉房产中介流程有确定管辖法院、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确定管辖法院,起诉欠款人可以选择被告住所......
·司法部门发回重审是二审吗?
一、司法部门发回重审是二审吗?发回重审与二审是不同的,具体情况如下:1、程序发生的主体和原因不同重审是指二审法院发现原审判决事实不清......
·故意毁坏财物构成要件是怎样的
故意毁坏财物构成要件是怎样的(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犯罪对象可以是各种形式的公私财物,包括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动产、不动......
·如何预防专利侵权纠纷的发生
如何预防专利侵权纠纷的发生一、如何预防专利侵权纠纷的发生1、商业单位在与供货方签订合同时,应当将有关专利侵权免责条款写入合同中,如在合同中......
·犯绑架罪如何判刑 绑架罪是如何量刑的
绑架罪是刑法后增加的罪名,是指勒索财物或者扣押人质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犯绑架罪如何判刑?一般情况......
·直接提取实物证据方法有哪些
直接提取实物证据方法有哪些说到实物证据,相信您都不是很了解,实物证据是一种常见的证据的类型,在案件的审理的过程中是经常需要使用的。那么,直......
·不服移送管辖时间很长的上诉期是在多少日之内?
不服移送管辖时间很长的上诉期是在多少日之内?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七条,“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
·过失性辞退的代通知金是否需要赔付?
过失性辞退的代通知金是否需要赔付?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过失性辞退)】劳动者有下列情形......
·适用缓刑的对象都有哪些
适用缓刑的对象都有哪些缓刑是有条件的不执行原来判决的刑罚。适用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这类犯罪分子所犯的罪行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