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解除赔偿金怎么算?
一、劳动合同法解除赔偿金怎么算
(一)用人单位劳动合同法解除赔偿
1、《劳动合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支付了赔偿金的,不再支付经济补偿。赔偿金的计算年限自用工之日起计算。 所以,赔偿金的计算年限自用工之日起计算。
2、有关违约金和经济补偿金。首先要明确的是,这是二个不同的概念。违约金针对的是劳资双方有一方违约的情况下才需要赔偿的。而经济补偿金是在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才会予以支付。所以,二者是不冲突的。如果同时符合支付违约金和经济补偿金的情况的话,是可以都要求支付的。
3、劳动者办理完工作交接后,用人单位应当在办结完工作交接的最后一天一次性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没有及时支付您经济补偿金,则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话,按照应付金额的50%-100%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所以,您首先要向劳动部门投诉,由他们要求单位限期支付,只有在单位限期不支付的情况下,您才可以获得得赔偿金。
二、劳动者劳动合同法解除赔偿
1、我国《劳动法》第31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2、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复函》(劳办发[1995]324号)规定:“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既是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无需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超过30日,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用人单位应予以办理。”
3、这是《劳动法》赋予劳动者自主选择职业的权利,是劳动者的一项基本权利,通常称之为“辞职权”。劳动者行使辞职权时,只要提前30天书面通知即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无需经过用人单位同意30天期满劳动合同正式解除。
4、劳动者行使辞职权时应当注意两点:一是如果劳动合同约定了违约金,或用人单位支付了培训费等,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按约定承担赔偿责任;二是提前通知的日期要符合法律规定,否则用人单位可不同意解除劳动合同。
综上所述,就是关于劳动合同法解除赔偿金怎么算相关内容的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总之,劳动合同法是规范劳动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只有按照相应的规定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才能收到法律的保护。如果您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需要了解,可以咨询的网站,我们有专业的律师,为您答疑解惑。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是否高空坠物伤人必有担责人?
是否高空坠物伤人必有担责人?总有那么无辜的人莫名其妙就被高楼上被人扔下来的东西给砸了,受害人找谁说理去就成了大问题。甚至有些加害人看到受害人......
·股权转让的增值税需要缴纳吗
股权转让的增值税需要缴纳吗股权转让的增值税需要缴纳吗商业用地或者住宅用地开发时,很多开发公司实际所应缴纳的土地增值税成本风险都转嫁到了消费者......
·讯问犯罪嫌疑人的程序
第九十三条(讯问犯罪嫌疑人的程序)侦查人员在讯问吗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首先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为,让他陈述有罪的情节或者无罪的辩解,然......
·夫妻分开3年了会自动离婚吗
夫妻分开3年了会自动离婚吗一、夫妻分开3年了会自动离婚吗?夫妻分开3年婚姻关系不会自动解除。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两年只是准许离婚的一个条件,只要......
·单位合同到期就可以辞退员工吗?
单位合同到期就可以辞退员工吗?不可以的;单位无理由辞退的处理方法:一是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
·非婚生子女在哺乳期抚养费是多少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相同的权利,而要是非婚生子女的父母解除了同居关系的话,在哺乳期内一般是会见抚养权判给女方的,......
·一、没户口本可以领结婚证吗?
一、没户口本可以领结婚证吗?没有户口本不可以领结婚证的,办理结婚证需要提交的资料是:1、居民身份证;2、户口簿(或者集体户籍证明);3、婚姻......
·民法总则148条的欺诈是如何规定的?
欺诈是如何定义的欺诈是指以使人发生错误认识为目的的故意行为。当事人由于他人的故意的错误陈述,发生认识上的错误而为意思表示,即构成因受欺诈而为......
·企业老板偷税漏税法人需要承担责任吗
企业老板偷税漏税法人需要承担责任吗?企业老板偷税漏税法人需要承担责任,如果法人代表是涉税违法行为的直接责任人,法人代表就需要承担责任。如果只是......
·发生购房纠纷购房者怎么维权
由于房产涉及到的价值都是比较大的,这就要求购房者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尽量的小心注意,以免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当然了,还是生活中不幸发生了购房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