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程
1、 进入中国的第一天需要到就近派出所办理“临时居留登记”,这个很重要,没有派出所出具的登记表,以后的程序很难进行。
2、到出入境检疫局指定医院办理外国人就业体检。
3、到劳动局办理外国人《就业许可证》
4、到外经贸局办理“z”签证邀请函
5、到劳动局办理外国人“就业证”
7、到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期居留许可”,一般是一年 取得就业证和居留许可,外国人才可以合法的在中国就业,合法纳税,否则属于违法就业。 就业证和居留许可证在来年到期前一个月到相关部门办理延期手续即可。
以上程序不能打乱,必须按顺序来,因为后面的必须要办理前面的文件才可以。
(二)用人单位聘用外国人的手续如下:
首先,用人单位聘用外国人须为该外国人申请就业许可,经获准并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就业许可证书》后方可聘用。因此,聘用外国人应申请就业许可,如未办理即就业则属违法。
其次,在中国就业的外国人应持职业签证入境(有互免签证协议的,按协议办理),入境后取得《外国人就业证》和外国人居留证件,方可在中国境内就业。因此,外国人员工都应当持职业签证入境,如没有职业签证则属违法。
最后,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的用人单位必须与其就业证所注明的单位相一致。外国人在发证机关规定的区域内变更用人单位但仍从事原职业的,须经原发证机关批准,并办理就业证变更手续。外国人离开发证机关规定的区域就业或在原规定的区域内变更用人单位且从事不同职业的,须重新办理就业许可手续。因此,持有职业签证的外国人,变更了用人单位,应当为其办理就业证变更手续或重新办理就业许可手续。
(三)注意:
1、外国人在中国就业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年满18周岁,身体健康;
(二)具有从事其工作所必须的专业技能和相应的工作经历;
(三)无犯罪记录;
(四)有确定的聘用单位;
(五)持有有效护照或能代替护照的其他国际旅行证件。
2、用人单位与被聘用的外国人应依法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
同时用人单位也应该注意入职的一些条件。劳动合同签订的期限不能过长是需要特别注意的,虽然很多国家跟我国的成年的年龄规定有所不同,但是在我国入职仍然是需要年满18周岁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王庆磊律师,手机:18012961823
@王庆磊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1982年出生,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擅长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自执业以来秉承...More>>
·合同补充协议的效力
1、合同补充协议是指:在原合同的基础之上遵循法律法规适用范围的,签约双方或者当事人自愿对某一件事情或者某一约定共同达成统一意见、统一标准而签订......
·物业公司如何中断诉讼时效?
物业公司如何中断诉讼时效?根据民法通则第140条的规定,中断诉讼时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诉讼(起诉)、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请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承诺)。这......
·劳务派遣公司倒闭有赔偿吗
有赔偿。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
·检察机关退回补充侦查的规定是怎样的?
一、检察机关退回补充侦查的规定是怎样的?检察机关退回补充侦查是由《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的,根据本条法规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可以要求公安......
·刑事应当回避的情形具体是什么
刑事应当回避的情形具体是什么在下列情况下,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应当申请回避: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
·法院传票送达方式有几种?
法院传票送达方式有几种?一、法院传票送达方式有哪些?传票是法院特定程序及诉讼开始时发出的书面通知。传票的送达方式有以下几种方式: 1、直......
·私募基金收入来源是什么?
私募基金收入来源是什么?一、私募基金收入来源是什么?目前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出资人主要还是一些私营企业和富裕的个人;而在国外成熟市场条件下......
·非法集资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区别是什么?
非法集资,相信您对这个名词是有一定的了解的,非法集资,顾名思义是一个违法犯罪的行为,集资就是筹集资金的意思,非法,就是某单位或者是个人通过非......
·周末加班 不想调休可以吗?
我们知道随着我国社工作者压力的不断增加,出现劳动者在工作时时常加班的情况,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法规任何用人单位是不能强迫劳动者加班,需要劳动者......
·故意伤害加重情节有几种
故意伤害罪的加重情节有几种有两种加重情节: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
·民事诉讼申请抗诉期限是多久?
民事诉讼抗诉具体期限1、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当在3个月内进行审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决定。当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检察院......